新华社合肥6月8日电(记者水金辰、刘美子)记者从安徽省文旅厅了解到,凌家滩遗址新一轮发掘工作已于近日启动,主要发掘地点位于岗地南端的红烧土密集分布区。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境内,于1985年被发现。根据碳十四测定,它是距今约5800-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也是长江中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
自1987年发掘以来,凌家滩遗址发掘面积共4780平方米,出土文物220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贵文物1100多件。凌家滩文化与辽宁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列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
据了解,凌家滩遗址本次发掘工作采取分段揭露的方式,即每隔10米左右布一条长30-40米、宽2米的长探沟,以了解宏观布局,同时按照国家文物局的审批意见,揭露至红烧土层面即停止下挖,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后,研究后续工作思路。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宫希成表示,“凌家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代表性地点之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将于6月11日在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活动现场将展示凌家滩红烧土块遗迹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