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民族风情

脱贫攻坚|路在"双手" 新疆牧民才次巴图出天山记 发布时间:2020-05-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13日电 题:路在“双手”——新疆牧民才次巴图出天山记

  新华社记者许晟、尚升、符晓波

  遇见才次巴图是在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项目现场。这位38岁的蒙古族青年正在工地做些卸货、搬运类的杂活,“一个月赚6000元”。说话时,他腼腆又开心。

  似乎是一种约定,才次巴图的脱贫故事,大多和路有关。

  才次巴图的家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阿拉沟乡夏尔尕村——一个天山深处的小山村。

  他家世代以放羊为生。“转场的时候是骑马,近200公里的山路,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到。转场路上吃住都很艰苦,好几天吃不上热饭、喝不上热水是常态。”才次巴图说。

  也就是在才次巴图出生后的那几年,路过阿拉沟的铁路开通运营,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许多新观念、新思想。从小的耳闻目见,让他模糊地知道了山外的世界。

  2008年,才次巴图结了婚。他意识到,几只羊的家产,已经不足以支撑起这个不断扩大的家庭。出天山,成为他的渴望。

  也就是在这一年,才次巴图托人打听好了工厂,告别家人,辗转八九个小时的火车、汽车,来到和静县巴仑台镇一家炼铁厂打杂工,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

  实际上,从夏尔尕村到巴仑台,直线距离不过100多公里。“当时没有班车,只能从和静县转车,一年也难得回趟家。”才次巴图说。

  巴仑台的打工经历,增加了才次巴图的收入,也增长了他的见识。

  3年后,托克逊经阿拉沟到和静的S301线开始拓宽改造,使夏尔尕村到巴仑台的行车时间缩短为3个小时。才次巴图也借此慢慢走出天山,在和静县、库尔勒市等多地打工。

  “近几年,夏尔尕村也开通了到和静县的班车,一个月能回两次家。”才次巴图说。

  多年勤奋打工的积累,让才次巴图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2017年,才次巴图一家实现脱贫。2018年,他在和静县城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从此告别蒙古包。

  这两年,G216国道的阶段性改造完成,让才次巴图有了新想法。

  2018年至2019年间,G216国道白杨沟至后峡段、乌拉斯台至巴仑台段先后扩建、硬化。未来随着其他路段完成施工,可以大幅缩短乌鲁木齐至和静的行车时间。

  “以后我要开个牧家乐。”才次巴图说。他看中的就是路修好后增加的人流。

  但才次巴图的出路,不仅仅是开个牧家乐。在天山胜利隧道项目工地,项目方还给才次巴图以及10多位当地民工开设了焊接等技术课程。

  再过6年,天山胜利隧道完工后,才次巴图还有可能成为一名技术工,收入也会进一步增加。同时,乌尉高速开通后,他也能走向更远的地方。

  “好生活是靠双手干出来的。”才次巴图说,人努力了,路也就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