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5月8日电 题:和卡脖子的技术较劲——全国人大代表孙东明坚守科技前沿的履职故事
新华社记者李铮、包昱涵
“今年的建议是整合材料、物理等科研院所优势,高校优势,制造业产业基础,建设2兆瓦大功率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孙东明一张嘴,就蹦出了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
“散裂中子源,听起来是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孙东明解释说,“照相机用自然光,CT机检测光源用X射线,给大型机器体检就要用散裂中子源了。”
直径十几米、重量上百吨的鼓风机、盾构机等大型机器如何体检?孙东明介绍,现在多数还需要切片检查,既破坏了机器,又只能获得局部、有限的数据。散裂中子源技术能实现大型机器运行中体检,不破坏机器获得运行数据,这种大科学装置建设将直接助力材料与装备制造业水平直线跃升。
42岁的孙东明在中科院金属所主攻纳米碳材料电子器件研究。2018年,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孙东明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卡脖子技术较劲,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两年来,孙东明一直围绕着这两句话认真履职。
孙东明说:“做研究员,把自己的科研做好就行。当全国人大代表,就要全面了解科技界、科技工作者的现状、困惑和期盼,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梳理孙东明三次为全国两会准备的建议,打造先进材料和智能制造创新高地、建设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2兆瓦大功率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这些建议从材料与装备全链条的宏观考量,到聚焦国家级实验室的资金配置和人才引进,再到影响具体科研成效的大科学装置,孙东明的建议始终围绕东北实际、紧扣科技创新、做到循序渐进。
孙东明说:“提建议重在质量,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建言就要说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可操作性。”
2018年6月,孙东明列席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分组讨论中,他就学科布局与人才评价的关系问题提出建议。针对国内在人才引进和人才流动中出现过度竞争的问题,孙东明提出“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掌握人才动态,并制定全国性的人才引进和管理政策的建议”。
建议提出不久,就有了一个让孙东明兴奋的好消息,在有关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中,出现了“逐步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培养补偿机制”的提法。他提出的建议不仅提到了关键点,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作为东北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的优秀青年科研工作者,孙东明振兴东北的愿望十分迫切。他说:“东北眼下遇到的困难不小,但近几年中央对东北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东北的产业基础和科研基础都是有优势的,振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苦干、智慧、眼界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