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书画名苑

郑板桥的画意精神 发布时间:2020-04-13 来源:光明网 吉林日报

  作者:刘芳菲

  郑板桥是中国清代著名画家,尤以画兰、竹著称于世。后人在欣赏郑板桥画作时,除了艺术价值,更注重蕴含其中的人文价值。通过郑板桥的画作,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体味百姓生活。今天笔者就带您走近郑板桥,走近他的那个时代。

  郑板桥的画作里,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幅是《竹石图》。左边一块石头,中间几株竹子,前面一株竹子以浓墨表现,后面的竹子以淡墨表现,体现视觉上的纵深感。这幅画上题有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的是竹的精神,其实是借物喻人,讲的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一种君子百折不挠的精神。绘画是通过符号来展现的,那么竹子就是君子的符号。

  同样画竹,徐悲鸿先生笔下的竹,茎干很粗、很直,表现君子的正直坚挺。竹子中间是空的,表现君子的虚怀若谷。而郑板桥画的竹仿佛能听到声音。声音如何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呢?对比发现,徐悲鸿先生笔下的竹子粗大、壮硕,看上去好像风吹不动,没有声音;而郑板桥笔下的竹子纤细、瘦小,风吹来了,左右摇摆,给人一种沙沙作响的感觉。那是郑板桥听到竹叶间相互摩擦发出萧萧的声音后,联想到民间的疾苦。作这幅画时,郑板桥时任山东潍县(今潍坊)县令。他刚一到任,就遇上旱灾,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民不聊生。旱灾之后接着是水灾,灾难接二连三,潍县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怎么办?有粮库。粮库虽有,但郑板桥只有管理权,没有开仓放粮的权力。有人极力反对他开仓放粮。郑板桥却回答说:“如果一级一级上报,报到朝廷再批复回来,人都死光了,还有什么意义?有什么责任我一个人顶着!”于是开仓放粮。最后的结局是,郑板桥被记大过一次。虽然这个处分很冤枉,但郑板桥觉得值得。此事在《潍县县志》上留下了“活万人”的记载。城墙年久失修,官府的银两无法到位,郑板桥就将自己半年薪俸拿出来修城墙,还动员大户人家也来捐钱修墙。这既让老百姓有活儿干,也让他们能挣点儿钱维持生活。郑板桥关心人民疾苦的精神,在他的画作中也得以体现。以绘画关心百姓疾苦,郑板桥可谓开宗立派。他认为自己画石、画兰、画竹,是用来慰劳天下人的。他认为农民最辛苦,最应该尊敬农民。所以他第一个提出绘画不应该是自娱自乐,而是为劳动人民而画。在郑板桥之前,画家作画时,兰跟荆棘是从来不画在一起的。因为,兰是君子,荆棘是小人。但是郑板桥有他的思考,他认为君子和小人是可以在一起的。山野中的兰花就跟荆棘在一起。郑板桥说,如果没有荆棘,这个兰花还能待得住吗?动物会把它吃掉,野猪会把它拱了。恰恰是这些荆棘保护了兰花,它们互相依存。正如人世间的君子和小人,正义和邪恶并存。在郑板桥的画里,有一种宽容博大精深的人道主义情怀。

  1693年,郑板桥出生在江苏兴化一个落魄书香世家。父亲是私塾先生,郑板桥自幼跟随父亲饱读诗书。学而优则仕,郑板桥一直努力读书,试图考取功名改变命运。20岁左右,他考中康熙时期的秀才,雍正十年又中了举人。乾隆元年,已经44岁的郑板桥终于考中进士。在此之前,他一直以卖画和教书为生,生活清贫。考取进士之后,步入仕途,在潍县当县令时,他将潍县治理得很好。有时候监狱都是空的。但他也因开仓放粮和修城墙,得罪了很多人。61岁时,郑板桥离开潍县,告别时百姓都极力挽留他。后来,百姓还给他建了生祠(生前祠堂),对他的敬重可见一斑。

  今天人们提到郑板桥给后人留下的精神遗产,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难得糊涂”。那么,郑板桥是在什么样的境遇下写下这四个字的呢?在潍县做官时,一天,郑板桥遇见一位老叟。他问对方尊姓大名,对方回答说:“糊涂老头。”老叟屋里有一个桌面那么大的砚台,他请郑板桥题几个字。郑板桥拿起笔,写下了“难得糊涂”,落款还特别写上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之后他让老叟也题几个字,老人家也没含糊,题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写完这几个字,老叟说: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什么意思?就是说,老叟考举人的时候第一,考进士的时候第二,考状元的时候第三。郑板桥一听傻了眼,这比自己强多了。所以他在下边又写了一行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难得糊涂”这四个字背后,是郑板桥历经世事后的思考和无奈。他体察民情,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他秉性刚直不阿,对当时官场的风潮难以同流合污,最终辞官隐退。他在自己“难得糊涂”的哲学世界里,获得了一种超然于世的解脱。后世文人以“难得糊涂”作为一种高标准的精神境界。短短四个字既有入世的精明,又有出世的超脱。当然,也有人解读为既有积极的风骨,也有消极的避世思想。对于这四个字的解读,最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想,对郑板桥画作之美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其精神之美、民本思想的解读之上的。重民间疾苦,忧国忧民,期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思想千百年来流淌在华夏文人的血液中。在不同的时代,它依然如灯火,照亮在文学、艺术等不同领域,也指引着后世人们继续前行。

  在此,笔者浅显解读郑板桥的画意精神,与读者共学、互勉。(刘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