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历史传承

课本里的清明 发布时间:2020-04-07 来源:光明日报

    【课本里的中国】

  寒冬在春潮中消退,花蕊在暖风中绽放,在春的怀抱里,清明节悄然而至。清明,既是自然节气,又是民俗节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在礼敬祖先与亲近自然之中传承民族文化、寄托个人情感。

  课本里的清明,是厚重的也是轻盈的,是感伤的也是欢快的。翻开课文,细细品读,在这个春天的节日里,我们沉思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精神内涵,我们体味中华儿女敬畏生命的情感力量。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春分后十五日,公历4月5日前后。在我国古代,清明节前还有一个重要节日寒食节。寒食节的起源,有这样一个感人的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流亡期间,大臣介子推“割股啖君”,待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后,介子推不求利禄归隐绵山,晋文公为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被焚烧而死。“当他派人来安葬介子推的时候,发现那棵老柳树的树洞里有一封介子推的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去祭奠介子推。他们走到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之后,晋文公把这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的由来》,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随着历史发展,寒食节逐渐融入清明节,禁火冷食、祭扫坟墓等风俗活动成为清明节的固有习俗。而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赤胆忠心和有功不居,也赋予清明节深厚的文化内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清明时节,细雨飘飞,人们悼念逝者,伤心欲绝。这样一幕,经过唐代诗人杜牧的描绘,成为千百年来清明最常见的画面,奠定了清明节感伤凄迷的基调。“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传统节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在培土、展墓、挂青等礼俗仪式中怀念亲人、寄托哀思,礼敬祖先、寻根溯源的清明文化得以传承。当代社会,现代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新的祭扫途径,网上祭扫、种植花木、撰写纪念文章等文明低碳的过节方式,既传承创新了清明习俗,又同样表达出我们对逝者的敬重之心与缅怀之情。

  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清明,天气变暖、杨柳返青、百草抽芽、空气清新,自然界生机一片,万物格外清洁鲜明。这样美好的时节里,文人骚客纷纷泼墨挥毫,写就无数动人的诗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这是唐代长安城的寒食春景——寒食春深,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东风拂面、御苑杨柳依依;夜色降临,宫里走马传烛,袅袅轻烟散入王侯之家。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这是宋代清明时节的乡间春景——归飞的燕子、飘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鸟啼,映衬着笑靥如花的少女,一抹生机盎然的烂漫春光。

  在这春和景明之时,人们往往在扫墓之余在乡野间游乐一番,由此也形成了清明踏青的习俗。“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毛宁《梦回繁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画《清明上河图》便直观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清明时节宋代居民踏青扫墓的生活图景:人们插柳而行、踏春扫墓、亲近自然,尽情享受春天的乐趣。

  清明,这个连接过往与当下、维系逝者与生者,凝聚情感与力量、传承精神与信仰的日子里,我们扫墓祭祀以追思逝者、礼敬怀念来沉淀情感,我们踏青郊游以亲近自然、调适身心来激发希望。这些习俗活动,标记着中国人铭记历史、敬畏生命的传承坚守,展示出中国人生生不息、勇毅前行的不竭活力。

  又是一年清明时。这个清明,我们沉痛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我们唯有笃定前行、不懈奋斗,方能用更美好的明天来告慰逝者、抚慰伤痛。

    (光明日报记者 方莉)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6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