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有我们在,请大家放心”,听三位武汉社区工作者的防疫心声 发布时间:2020-02-13 来源:光明网

  【武汉战“疫”·一线见闻】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疫情来袭,武汉街道空空,居民几乎都在家和社区内活动,这也成为社区基层治理能力的一大难题。

  应收尽收,是决战疫情的关键一招。近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指导督导湖北省、武汉市刻不容缓依法采取果断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真正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一顿中午饭要到微波炉里热三次”

  2月8日早上6点半,天刚微亮,伴着一阵急促的闹铃声,武汉市江汉区民意街多闻社区书记田霖从办公室的折叠床上迅速起身,快步跑进洗手间洗漱并换上工作服。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发热患者筛查、指导分类隔离,是街道社区的重点工作。从1月23日开始,田霖和同事们就在办公室搭起折叠床,在社区办公室24小时接听电话,以便及时响应居民求助。

  “需要把老伴儿送到医院救治,一会救护车就要到楼下了……”放下电话,田霖和社区安保员邹新民、网格员赵冰赶忙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赶到了社区居民张大爷家。

  此时,张大爷已经基本处于昏迷状态。他们把老人从三楼背下来并抬上救护车后,额头上渗出了一滴滴汗珠。为了推进“应收尽收”,武汉各街道社区正处于全员紧张工作状态。在多闻社区内,除田霖、邹新民等工作人员外,赵冰等8名社区网格员也主动上岗,在自己负责片区内不分昼夜地协助入户排查、送菜送药。

  “频繁地接打电话,手机经常热到发烫,随身还要带两个充电宝;忙到凌晨两三点才睡,期间还熬了四五个通宵。”田霖一边翻看手机通话记录一边对记者说,在筛查过程中,如果遇到居民发热情况,由他们将发热人员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诊,并提出隔离建议;需送隔离点隔离的,上报街道协调护送专班负责护送;对于有救治需求的,与上级单位及时联系,根据床位情况安排入院治疗。

  运送张大爷的救护车刚刚驶离,田霖赶紧跑回社区办公室,让值班员在电子表格上做好实时登记。记者看到,这份表格记录了社区所有“四类人员”情况,包括家庭住址、身体情况、病情发展变化等内容,并按发热程度标注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以便精准掌握发热居民情况。

  “我们叫它‘分色管理法’。通过电话、微信群、上门等方式全面排查登记,再根据每天上报情况及时修改完善。其中,红色代表发热严重,白色代表已没有发热症状……”话音未落,田霖手机又“嘟嘟”地响了起来,“有时候吃一顿中午饭,都要到微波炉热三次。”

  “每天平均接听上百个居民来电”

  “手机、座机同时响,每天都在‘连轴转’。”2月9日中午,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街道华汇社区工作人员张莹正在电脑前快速敲击键盘,统计社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情况报送表格。

  “就在半小时前,社区有老两口来电话说,他们测完体温但眼花看不清温度计数字。于是,我们赶紧入户去做记录。”张莹沙哑声音里透着疲惫。

  为了确保不漏一人,武汉正在全力进行拉网式排查“四类人群”。在做情况跟踪中,不少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满负荷工作。张莹在个人工作日志上这样写道:每天平均处理130多个社区居民来电,电话联系、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100多次,为居民送医送药160多次,“常常把自己比作‘陀螺’,电话一个挨一个,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为了逐渐缓解基层街道社区工作压力,武汉市整合了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力量,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化整为零,对口支援,先后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市属国企干部职工、市属高校教师职工,共计16739名干部职工,下沉到疫情较重的社区,统一编入街道社区工作队,协助开展“四类人员”集中隔离集中收治、全天候全覆盖全员排查、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工作,与街道社区干部一同奋战在疫情群防群控第一线。

  让张莹等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感觉欣慰的是,这两天居民对社区工作理解、配合了很多,甚至不少居民主动承担起本楼层“四类人员”情况观察、汇报等任务,“我们相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希望尽快回家抱抱我的‘小可乐’”

  “小徐呀,能不能麻烦你们帮忙到医院取一下药?”打来这通求助电话的,是社区的一位独居老人。社区副主任徐智鹏放下电话后,迅速披上外套跑出办公室,冒着雨发动起外勤车,迅速驶往医院取药。因为对社区情况谙熟,不用说他也知道这位老人的常用药品。

  把取到的药递给老人时,老人忙不迭地说感谢。“那一刻,颇感欣慰。”90后的徐智鹏说,他是2016年从部队退伍后到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建设社区工作的。

  为了抗击这次疫情,上周开始,他便与其他几位社区工作人员住进了附近酒店。“如果社区里有居民夜里出现突发状况,我们可以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

  疫情发生以来,徐智鹏每天基本上从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组织社区居民测量体温、填写汇报表格,为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居民送菜,随时接听居民来电,还要外出为病重者送医、买药,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

  徐智鹏的儿子“小可乐”现在只有4个多月大,以前每天下班回家他都能抱抱儿子,可现在和家人连面都见不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徐智鹏常常累得倒头就睡,如果下班稍早,就会通过微信视频看看儿子。

  “这次疫情,大家都展现了非凡的韧性和力量。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我有责任冲锋在前,与大家携手共渡难关。”提到心愿,徐智鹏说,自己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让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平安回家,也期待自己能早日与家人团聚,能再抱一抱我的“小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