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历史传承

千年中医药如何谱写振兴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0-02-05 来源:光明日报

中医药事业迎来发展的历史机遇,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千年中医药如何谱写振兴发展新篇章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提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才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使其在传承和创新中行稳致远,进而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是当下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亟须共同回答好的时代考题。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还应做好五方面工作

  作者:曹洪欣(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

  全国中医药大会提出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中医药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因而,把握“守正”创新的深刻内涵,落实“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要把这一任务完成好,应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正确把握中医药发展方向,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中医药主体发展是“守正创新”的核心。这需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6方面20条重点任务,促进中医药医疗、科研、教育、文化、产业发展与体制机制建设适应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中医药法》为保障,切实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与预期寿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二、保持中医药优势与特色是“守正创新”的关键。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不断汲取历代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有效地与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基于人的诊疗模式,在人身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以人的生命、健康、疾病为核心的诊疗模式与防病治病规律。二是“天人合一”“形神统一”“脏腑和调”的整体思维,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形体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脏腑与经络及四肢官窍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观念对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生、长、壮、老、已的动态生命观,女子以七岁、男子以八岁为一周期,不同年龄周期的生理病理特点不同,采取相应的养生、防病治病方法,实现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目标。四是“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观,既突出整体调节、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治疗法则为一体,也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以及丰富多彩的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等相互配合,体现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与优势作用。因此,坚持发掘中医古籍文献精华,不断丰富中医理论与实践,既是“传承精华”的重点,也是“守正创新”的有效途径、战略选择。

  三、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是“守正创新”的不竭动力。中医药注重对人体“象”与“道”的把握,以及“证”“术”的综合运用,融入儒、释、道文化精华,吸收我国历代自然科学成果,形成鲜明的诊疗优势。中医“司外揣内”、四诊合参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方法与辨证论治的诊疗模式,对养生保健、亚健康状态干预与突发性疾病、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既能体现针对病因病机的个体化治疗,又能体现调动自我康复能力的整体调节作用,同时具有简、便、验、廉与安全的优势,在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中发挥医药特殊作用,特别是在基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不仅能有效实现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的目的,而且能改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这种特殊作用对维护健康、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是“守正创新”的有效途径。屠呦呦研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实现诺贝尔奖设立115年来中国内地科学家零诺奖的历史突破;三氧化二砷(砒霜)治疗M3型白血病;黄连素治疗代谢性疾病等研究成果,显示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有效传承发掘中药传统应用与新型制剂研发,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具有示范作用。这需要我们坚持中西并重、优势互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中国智慧与方案,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五、营造珍惜、热爱、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民众健康的广泛需求是“守正创新”的根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这需要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与中医药知识水平,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形成人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社会风尚,只有了解中医才能享受中医,只有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才能为形成人人享有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必须坚持“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强化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不断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防病治病能力。只有把健全服务体系、发挥特殊作用、提升中药质量与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传承与开放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作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使中医药真正成为国民维护健康、防病治病中坚力量,才能为健康中国建设与服务人类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整合优势资源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

  光明日报记者 田雅婷

    1700年前,“岭南医祖”葛洪写下《肘后备急方》,并启发后人发现了青蒿素,因而,岭南也被中医药界认为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源地。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央主流媒体赴广东多地调研,深入了解该地区取得的显著成就。

传承精华,让中医药优势特色发扬光大

    俗话说“一个广东人,半个老中医”,由此足以看出广东人对中医药的热爱。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告诉记者,都知道广东人爱煲汤,但这汤可不是普通的汤,往往会根据不同体质,不同节气,加入不同的中药材,可以说,中医药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

    事实上,不仅是当地的老百姓喜爱中医药,广东省委、省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并率先做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据徐庆锋介绍,广东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健康广东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有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辨证论治”……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因而,中医药的发展必须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鉴于此,广东省中医医院推动名医工作室和流派工作室建设,挖掘整理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独到技术,同时系统梳理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建设成效。2019年3月,深圳宝安区创办了全国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该医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辩证思维和中医临床路径,单纯采用中医药诊疗方法。

    此外,任何产业的发展,人才都是关键。广州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在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中,遵循中医人才培养规律,始终致力于中医思维在人才培养中的探索和研究。为“趁早”培养中医药人才,位于广东惠州的东江广雅学校开办了首个少年中医传承学院,除去正常教学,孩子们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可以接受中医药教育,系统学习道地药材鉴别、中医自然疗法等。今年14岁的刘妤是东江广雅学校初一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学校学习中医课程近一年了,已经学会根据不同节气炮制不同的药茶,经常给父母泡着喝,以达到健康养生、防病治病的功效,现在全家都是中医药的“铁杆粉丝”。刘妤告诉记者,她想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中医大夫。

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优化升级

    传承是为了保根,而创新是为了提升,只有传承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因此,创新是中医药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

    为了给老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广东省中医院创新服务模式,在全国首建“智慧药房”,实现了处方审核、药品调剂、中药煎煮、个体化用药服务、送药上门、用药咨询等一站式药事服务。除了服务模式创新,广东省中医院实施与国家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协同创新项目,其牵头制订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头痛指南》也被美国国立临床实践指南文库正式收录。该院还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合作建立中医药联合研究基地,重点组织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等。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徐庆峰说,“这真是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粤港澳地区自古就是岭南地区中医药的发展核心地区,具有深厚的中医药底蕴,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合作也由来已久。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主管、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张樟进表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建设中医科以来,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希望未来能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优势,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临床联盟。珠海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巍然屹立,这也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下的首个落地项目,是澳门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目前该产业园中,符合中国内地及欧盟认证标准的GMP中试生产平台已经建成。刘帝恒是一家澳门的中医药企业的员工,他表示,产业园在技术上对企业进行指导,加快了药品研发速度,帮助我们提升了中医药产品质量。他说,此前,由于澳门还没有实行GMP的标准,所以其优秀的中医药产品在走向内地和国际市场时,就存在很多障碍,产业园能够帮助澳门的中医药企业改进工艺,从质量方面对接国际化标准,从而扩大产能及拓展市场空间。

  不仅如此,产业园在帮助澳门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帮助好的产品“走出去”。据介绍,产业园充分发挥澳门作为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和优势,带动中医药优质的产品和技术走入葡语国家和欧盟国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该园区建设的“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横琴)”,已成功帮助两家企业的两款产品在莫桑比克注册,并将已注册的两款产品在当地主流药店、渠道开展销售,并开始教育培训、宣传推广和销售管理工作。可以看到,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其实,上述中医药发展的成就,只是我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正怀着满腔热情,努力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翻译和网络——

中医药走向全球的突破口

  作者:李孝英(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赵彦春(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把自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融入全球语境并得到世界的认同,是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目标。其中,作为中国文化宇宙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一个集中体现,中医药因其理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是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对世界各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使中医药传播到世界舞台,首要的桥梁、纽带或突破口就是翻译,其次是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不过,由于中医药文献艰涩难懂,翻译方法不一,当前的翻译状况比较混乱,网络传播也不够理想。

  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和对外传播至今已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17世纪初,国外学者(汉学家、来华传教士)便开始向国外翻译介绍中医药典籍和理论等,比如明末清初的波兰耶稣会士卜弥格向西方介绍《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脉诊、中医望诊、中医方剂、针灸穴位、中草药,并系统研究中医药理论,发表相关学术著作。但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障碍以及认知思维上的差异等因素,中医药在西方的传播很有局限:规模小,无系统性,程度不一,质量也不理想。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的中医药典籍翻译研究逐渐呈上升和发展的态势,主题涉及中医药翻译史、中医药外译术语标准化、中医药典籍翻译、中医药翻译原则和方法、中医药翻译工作者素养、中医药翻译理论、中医药语言特性研究、中医药英语教学八个方面,但没有形成翻译思想和理论体系,尚未进入主流研究领域。翻译实践也少、质量参差不齐、语体不规范、术语不统一。比如国内中医药翻译主要以经济交易为目的,过于粗陋,既不遵循语言翻译规律、标准、原则和方法,也没有顾及中医药的文化因素。其结果是,西方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中医药翻译第一难在于中医药术语翻译之难。中医药由于其学科性质,在翻译中以术语翻译为核心,这要求译者必须遵循恰到好处的翻译原则和方法,须增减有方、处理得当。目前译者在中医药术语翻译时采用的翻译方法主要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音译结合法以及造词法等。其中,意译法、音译法或音译结合法更为常用,而直译法和造词法虽然更有利于中医药文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但在英译实践中难度颇大。要克服中医药术语翻译之难,译者须深入了解语言文化系统和中西医术语体系在外延和内涵上的异同,方能有效指导中医术语翻译的实践。

  中医药翻译第二难在于处理文化差异之难。文化要素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线和核心,在中医药术语翻译的过程中成为很大的障碍。比如中华文化阴阳五行的关联主义思想派生出中医药的心、肝、脾、肺、肾等概念,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西医中的人体器官实体概念。中医药翻译既要准确也要兼顾文化的系统性,要以文化传达为最终目的,以尊重中医药文化的传统性和民族性为首要前提。要克服处理文化差异之难,译者须同时了解中西方的历史文化,须熟练切换翻译方法、原则、技巧的使用。

  中医药翻译第三难在于信息化语境下兼顾民族身份和对外传播接受度之难。在高度依赖网络文化的全球背景下,利用网络来传承和传播中医药文化无疑是一条便利而有效的途径,而中医药文化的网络传播必须基于对受众和内容的充分了解。就受众因素而言,我们需要全面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就内容而言,我们需要提供西方受众所需求同时又能接受的中医药元素。有的译者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轻视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准确性,重点考虑西方受众的接受度,不惜套用西医术语以实现所谓的“接轨”,结果丧失和扭曲中医药文化的本真,损害着中医药文化的底色。在网络交流为主流的时代,译者应该担当起民族文化身份维护者的角色,提高中医药外译质量,而不是为了求国际认同而自损三分。

  如果说中医药翻译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那么网络传播才是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使中医药文化真正走出去的最有效途径。在信息化时代下,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发展,中医药文化在网络传播这方面却做得远不够充分。我们应探索更有效的网络传播模式,将优质中医药翻译进行广泛分享和传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中医药外译导入中国网络文化各大传播主流中。

  除了网络传播文本外,中医药文化网络传播还可以有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而不同形式的传播模式要和不同风格的中医药翻译相匹配。例如,匹配音频模式中的中医药翻译,要尽量使用外国受众接受度高的目的语;匹配视频或图片模式中的中医药翻译,要尽可能再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匹配动画片模式的中医药翻译,要用更加日常的语言,使得复杂难懂的中医药文化便于人们接受和认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医药文化传播除了常规的书本传播以外,应该充分扩展网络传播平台、全方位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比如网络亚文化人群聚集地的弹幕网站,通过这种“弹幕”式的实时评论功能,多方位、多模式地开展文化传播,不受时空限制。

  总而言之,中医药文化是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内容和媒介,准确、精准的翻译和传播都是基础;同时,中医药文化传播须得到网络媒介的助力,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信息化语境下的中医药翻译与传播需要中医药领域专家、文化素养深厚的翻译人才和深谙网络传播之道的推动者通力合作,希望有识之士尽快建构协作机制。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4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