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春节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每一个春节长假,除了走亲访友、休闲娱乐,吃是永恒的主题。
吃什么?怎么吃?却是一个永远的话题。现代人既想吃出节日气氛,又想吃出营养和健康。只是“鱼”和“熊掌”,往往不能兼得,怎么办?
那么,来看看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在有限物质条件下进行的养生实践吧,他们留下的与春节相关的特色饮食和宝贵的养生经验,也许能对我们有所启迪。
来一碗
张仲景的饺子
和面、擀皮、剁馅、包捏、下锅水煮,饺子就可以吃了。
一眼看去,那薄白面皮中隐隐透着馅的内容,恰似一块晶莹纯玉;用筷夹起,那如一弯新月的形状,又应和着月夜里泻下的片片清辉;送入嘴中,一阵热乎乎的轻嚼慢咽之后,心里瞬间充实通透了。快乐,宛若在树尖上舞蹈,漫溢无边。
饺子形如人的耳朵,它真正的起源应该是在东汉时期,为东汉医药学家张仲景首创。
张仲景是南阳人,出生在约公元150年至154年间,他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句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建安年间,张仲景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他大开衙门,不问政事,端坐于大堂之上为民治病。后来,人们就把医生称为“坐堂先生”,用来纪念他。
有一年,长沙瘟疫盛行,张仲景就在衙门口垒起大锅,煮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从长沙告老返乡时,正是寒冬时节,北风刺骨,大雪纷飞。一路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衣不蔽体,饿得面黄肌瘦不说,耳朵都冻烂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他琢磨着,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帮那些穷苦百姓。日思夜想,张仲景研究出一个好医方:祛寒矫耳汤。回到家乡,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让徒弟们在南阳东关的空地上搭起棚子,支起大锅,他带着徒弟们把羊肉、胡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煮好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形似耳朵的“矫耳”,再下锅煮熟,分给大家。每个人都能从张仲景这儿免费领到2只“矫耳”和一碗汤。吃完之后,大家感觉浑身发热、血流畅通、两耳变暖,耳朵的不良状态慢慢得到“矫正”。后来人们又改“矫”为“娇”,矫正之后,更求娇贵。
与耳朵有关的饺子,凝聚着因缘。人耳的形状好似一个倒置的胎儿,“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身体里所有脏腑器官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点,这也是耳穴的来历。人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朵对应点上。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有防病治病之效。
饺子除了形状像耳朵,还像肾。在中国古典哲学中,五官“目、舌、口、鼻、耳”中的耳与五脏“肝、心、脾、肺、肾”中的肾相对应。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黄帝内经》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张仲景用象形之饺来治疗耳朵,既是补人之根本,也是食疗上的“以形补形”,就像补心可以适量食用动物心脏、补肝可以适量食用动物肝脏一样,都有良效,符合生命过程和祖国医学理论。
张仲景以“祛寒娇耳汤”舍药从冬至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这日,老百姓为庆祝新年和烂耳康复,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称之为“饺耳”“饺子”。慢慢地,饺子从药用变成食用,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人们常在冬至和大年初一时食用,还含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之意。至今南阳一带仍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还有一种说法: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子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富有祈求来年吉祥如意、喜庆团圆的仪式感。
“好吃不如饺子”,民间俗语说得没错。饺子,是承载希望的美食。
品一杯
华佗的屠苏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派欢乐祥和的春节景象,温暖地呈现在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中,那“屠苏”就是屠苏酒,酒香飘荡在元日这农历正月初一的和煦日光中。
饮用屠苏酒,也是古人过年爱做的事儿。这种酒相传是由东汉末年医药学家华佗将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苃等药草放进酒中浸泡制作而成的,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邪除疫的功效。
华佗跟张仲景是同时代的人,他不求仕途,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他用曼陀罗花等药草,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用全身麻醉之法行外科手术的先例。他也了解张仲景的饺子。他觉得食用饺子时,适量地饮些酒,是不错的配伍,可以将两者的功效发挥到最佳。于是,他发明的屠苏酒,也是在春节期间饮用,以祈福、消灾、健体。“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的劝酒令,据说也是从那时开始慢慢流传起来的。
屠苏酒被古人饮用得颇为别致。一般情况下,饮酒次序是从年长者开始,但是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者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饮用屠苏酒时,从年少者始,年长者在后,逐人饮少许。这种习俗可能是从屠苏酒一经产生就形成了。有人不明白这种习俗的意义,东汉学者董勋就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古人也满怀情感地记载了这一风俗。唐代诗人顾况作《岁日作》叹道:“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北宋文学家苏辙借《除日》感慨:“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苏辙的哥哥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乐观表达:“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只要身体健康,年岁渐长也是不必在意的,最后罚饮屠苏酒完全不必推辞。
最有意思是宋代学者郑望之,晚年写了一首《除夕诗》:“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郑望之活了84岁,春节时一大家子从大清早开始喝屠苏酒,一直到太阳出得老高才轮到他,可见其儿孙众多,他还竟然发出“难道是我今年老了吗”的感叹,饶是有趣。
直至清代,别具风味的饮用屠苏酒这一习俗仍然长盛不衰。现代人虽然已不再大规模通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适量饮用一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轻酌慢饮屠苏酒,经年不变好时节。
听一听
孙思邈的“养生经”
吃着张仲景的饺子,喝着华佗的屠苏酒,一转眼就来到了唐代,迎来了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遂隐居至陕西终南山,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孙思邈看重民间的医疗验方,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完成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
孙思邈讲究预防为先的理念,坚持辨证施治,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并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他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健,提出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针对人们春节期间把主要精力放在吃喝玩乐上、原有的睡眠和饮食规律被打破的状况,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出:“安身之本,必咨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余生。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孙思邈认为食疗的作用更甚于药疗,提倡“饮食以时,饥饱得中”“不欲极饥而食,食不欲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常以淡食为善,饮酒不欲使多”,如果“不饥而食”“强食强酒”“饱食而卧”,则“生百病,不消成积聚”。这些观念,对现代人春节假期的养生保健,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孙思邈推崇张仲景,研究和整理了《伤寒杂病论》。饺子,也是符合他养生理念的食物之一。瞧吧,那做饺子的面皮,一般是小麦经碾、磨而成的粉状物。作为禾本科小麦属植物,性味甘凉的小麦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可以养心安神、益气健体、补虚除烦、滋养肠胃、使人肌肉结实、气力增强等。饺子的馅,更是多姿多彩并精彩纷呈,可做成荤馅、素馅、荤素搭配馅等各种馅式,可选择温中行气养肝的韭菜、和中养胃利肠的白菜、平肝祛风降压的芹菜、暖中益肾养胆的羊肉、安中健脾养胃的牛肉、滋阴润燥补血的猪肉等,佐以排毒散寒的生姜、发散理气的香葱、抗菌消炎的大蒜、祛毒温补的蒝荽,切碎、搅拌等。饺子由此容才并茂。
屠苏酒,也是孙思邈大力推广的,他的《千金要方》有“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的记载。每年腊月,他总是要准备一些药草,按量包好分送给众邻乡亲,告诉大家用这些药草泡酒,除夕时适量进饮,酒喝完后,将药渣投入井中,之后日饮井中水,可保一年无疾。这些药草的主要成分,跟华佗的屠苏酒差不多。孙思邈还将自己的房子命名为“屠苏屋”,后人有“屠苏酒出自屠苏屋”一说,大概就源于此。
孙思邈幼年多病,但活了100多岁。具体多少岁,历史上存有较大争议,有说101岁的,有说120岁的,也有说141岁的,甚至还有说165岁的,每一个说法都有史料支撑。而不管争议如何,孙思邈寿过百岁是无疑的。之所以能如此高寿,与他良医一生并注重养生是分不开的。
因此,孙思邈的“养生经”,应当引起今人的重视,不论是春节,还是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