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8月20日电 题:深入生活千般苦 创作成果分外甜——77岁词作者讲述《乌苏里船歌》的故事
白瀛、方沁茗
1962年,年轻的词作者胡小石深入生活,创作了反映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乌苏里船歌》。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曲,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走红”的?三位主创中唯一健在的词作者胡小石,为记者讲述了《乌苏里船歌》的故事。
“来了就舍不得走”
胡小石说,《乌苏里船歌》的诞生,是偶然中的必然。
1961年,哈尔滨举办首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但演出的多是成熟作品,大家都希望第二届时能有一些本地原创作品。当时22岁的胡小石一路辗转,搭着老乡的牛车、马车,来到了边疆的乌苏里江地区。从那时起,胡小石便与赫哲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境内的赫哲族仅有300多人。
“1962年,从一个人口很少的民族成了国家56个民族主人公之一,这个民族的新旧社会对比很强烈。”胡小石说,“这种幸福感是很明显的,所以来了以后我就舍不得走,这正是我要寻找的题材。”
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胡小石跑遍了当时的三个赫哲族聚居地——街津口、八岔、四排。
把赫哲人的心声和幸福感集中在歌曲里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悠扬的《乌苏里船歌》,展现了赫哲族作为渔猎民族的生活方式。
在四排乡,胡小石和赫哲族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一起住在“网滩”(捕鱼时江边的临时居所)的窝棚里,还一起到江里捕鱼。
“鱼汛来时,船队就要随时出发。每个船头都点个灯笼,成排成队的渔火,很壮观。”胡小石说,“没有‘生活’就无法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贴近大众心灵的好歌。”
鱼是赫哲族的主食,渔民们在网滩上把鱼用醋一煞,就是赫哲族的名菜“刹生鱼”。
“当时没什么别的可吃,就把鱼当饭吃,一天一洗脸盆,我这个城市青年的胃都受不了。”胡小石说,但赫哲族老乡非常热情,吃着鱼喝着酒,唱一段跳一段,“二两烧酒下去什么都跟你说,只要认为是朋友了,心都能掏给你。我到现在跟他们还有紧密的联系。”
当时,汪云才为创作话剧《赫哲人的婚礼》的配乐,已先到赫哲族地区采风,积累了大量音乐素材,而郭颂已是小有名气的歌手,三人同在哈尔滨歌舞剧院工作,于是决定共同创作,而胡小石的歌词,是第一道工序。
“在四排乡附近,蓝色的乌苏里江和白云飘飘的大顶子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我把赫哲人的心声和幸福感集中在这画面里,写就了《乌苏里船歌》。”胡小石说。
一首歌唱响一个民族
歌曲还没发布,郭颂就接到任务访日演出。在日本,经多次非正式场合的试唱,郭颂有了自信。回国取道香港,郭颂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唱《乌苏里船歌》,并录制了这首歌的第一张唱片。
回到北京,在和郭兰英、胡松华的民族唱法歌唱家联合独唱音乐会上,郭颂终于在内地推出这首歌。这场音乐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了音,并将这首歌选作“每周一歌”,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
当时,胡小石正跟《白毛女》的作曲之一张鲁在小兴安岭深入生活。“住的招待所房间前面有个小喇叭,每天早上听这首歌,感觉很熟悉,才知道我们新写的《乌苏里船歌》已经一炮打响。”
1980年,《乌苏里船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这首中国民族音乐由此走向了世界。“通过这首歌,人们知道了中国还有一个赫哲族,而且还有一首挺好听的歌。”胡小石说。
如今,《乌苏里船歌》已经55岁,此次胡小石带着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的十余位词曲作家,再次来到饶河,酝酿创作“乌苏里江主题套曲”。
宋小明、宋青松等中青年词作家表示,现在的物质条件比55年前好了太多,但要创作出能传递出当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就更需要深入生活,将真实的情感化入作品,把上一辈的优秀传统延续下去。
77岁的胡小石说,他现在仍然享受着创作的乐趣,“一方面有赖过去的生活积淀,一方面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见识,力争保持年轻的艺术之心。只有深入生活吃尽千般苦,创作的成果才会分外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