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北京人艺建院67年“头一回” 社招学员能否缓解人才断档 发布时间:2020-01-0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记者黄玥、白灜)《茶馆》演员年纪基本都大了,年轻演员基本功还没有训练到位;保留剧目是修炼多年的看家本领,只是谁也不想靠啃老生存;2021年将有五个剧场同时运营,演员缺口五六十人……

  作为中国话剧殿堂级剧院,面对人才匮乏困境,已有67年历史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主动求变——

  前不久,北京人艺首个“表演学员培训班”开班,从千余报名者中挑选出15名学员,进入人艺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实践,结业后视成绩择优聘为人艺签约制演员。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直言,这是北京人艺建院67年来头一回。“这是我们的‘新发明’,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为的就是出演员,一个剧院的根本在戏,而戏要靠演员撑着。”任鸣说。

  北京人艺六十余年的历史上,《茶馆》《雷雨》《蔡文姬》《骆驼祥子》《天下第一楼》《窝头会馆》等一部部精品和焦菊隐、于是之、朱旭、濮存昕、宋丹丹等一代代艺术家共同成就了这所剧院的辉煌。

  辉煌背后也隐藏着危机,优质剧本的缺乏和人才的断档,让剧院在娱乐大潮及新媒体传播的冲击下显得忧心忡忡。

  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冯远征坦言,《茶馆》演员年纪都大了,年轻演员基本功还没有训练到位。北京人艺演员龚丽君感叹,人艺的保留剧目是修炼多年的看家本领,只是谁也不想靠啃老生存。

  面对困局,人艺主动求变。

  20世纪90年代后期,北京人艺在话剧市场低迷的局面下艰难前进。靠着笼络剧院的“名角儿”回归舞台加上过硬的内容创作,凭借《窝头会馆》等精品剧目对舞台的执着坚守,迎来了国内话剧市场的回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团带班”“合办班”也支撑了人艺几十年的舞台。

  “艺术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储备是人艺辉煌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冯远征说。

  如今,新的形势倒逼新的“发明”。

  2021年北京人艺将有五座剧场同时投入使用,每晚后台所需演员大约八十人,加上同期排演的剧目,相对于目前人艺演员队近一百人的规模,演员缺口五六十人。

  “这是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冯远征表示,光靠每年进几名应届毕业生不能填补缺口,况且应届生有较长的成长周期。人艺迫切需要培养成熟的、适合人艺的演员,为剧目传承扎稳根基。

  筹备和酝酿了近两年,人艺面向社会开办“表演学员培训班”,放宽年龄限制、免除学费,从专业表演人才中优中选优,培养人艺舞台上的冉冉新星。

  “是创新,也是试验。”冯远征认为,人艺目前到了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三四十岁的演员需要时间才能挑大梁、当台柱,但我们要居安思危,现在就要夯实基础、储备力量。“人艺率先在话剧界开辟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能否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还需要时间来检验。效果好,会一直延续下去。”冯远征说。

  “北京人艺之所以是北京人艺,因为它具有人艺精神,有自己鲜明的风格特点。”任鸣认为,眼下这个尝试,对于未来人艺的发展,乃至对文化建设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人才是根基。根深,文化大树才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