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人物风采

不老的“钢铁侠”: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 发布时间:2019-12-29 来源:光明网 经济日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

  不老的“钢铁侠”

  本报记者 孙潜彤 通讯员 王钰慧

  钢铁,工业之粮食,大国之筋骨。同样产钢,有的企业拼产量,有的企业拼质量,好钢身价要高于普通钢几十倍。如,汽车车身用钢要求很高,挑剔的国外大牌车企曾对中国钢不屑一顾。然而,却因为一个人、一个实验室而发生了转变。

  在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年轻的科研人员都叫王国栋院士为不老的“钢铁侠”。因为77岁的王国栋迄今依然奔忙在钢铁技术研发一线,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出现在企业研发现场。

  多年来,王国栋带领的研发团队,开发出强度倍增的世界首块“超级钢”,在国际上连创多个第一:第一次得到超级钢工业生产的工艺窗口;第一次在工业生产条件下轧制出超级钢;第一次将超级钢应用于汽车制造。并一举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打破了钢铁科研部门10年的沉寂。

  最新成果闪亮在港珠澳大桥上。“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被写入2017年国内十大新闻。这座世界总跨度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对桥梁钢的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抗疲劳、耐腐蚀等要求极为严苛,扛大梁的正是王国栋院士团队基于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研发的高性能绿色桥梁钢。

  王国栋初心如一,“我国的钢铁工业要从并行到领跑,必须做好原创性、前沿性、颠覆性的研究,在从0到1的研究上下真功夫,攻下被国外垄断把控的技术山头”。

  钢铁冶炼技术林林总总,何为关键?骤冷,行话又称淬火,就像蔬菜的速冷保鲜,需快速锁定水分和营养,以确保细胞组织完好。钢铁也一样,冷却快速均匀能使钢铁晶粒细化强化,是锻造好钢的关键。发达国家对此技术一直秘不外宣,我国只能高价进口高端钢板。

  拿下山头。王国栋带领实验室王昭东、袁国等人组成的攻坚先锋队成功了。研制过程的艰苦自不必说,实验设计出的辊式淬火机找谁应用呢?长期以来,很多新鲜出炉的成果都是先从民企打开口子,实验室以赔钱贴补、买一送一甚至免费试用的方式艰难推广,王国栋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

  超级钢的开发取得成功,不仅可以为生产企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而且由于不使用或较少使用昂贵的合金元素,可以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回收废钢再利用,也可减轻环境压力,更开辟了钢材品种更新换代的新途径。但是,王国栋却非常不认同“超级钢之父”这类称谓,“做科研的人一旦被名利蒙上双眼,他的科研生命也就终止了”。王国栋认为,任何创新背后都有团队力量的支撑,就像红细胞供氧、白细胞杀毒,没必要分清哪个重要。

  创新,永远没有尽头。王国栋和他的团队持续瞄准钢铁行业绿色化、减量化大方向,聚焦“新一代轧制控制冷却技术”这一热轧钢材最重要的关键共性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钢铁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排放。

  王国栋认为,创新性课题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他赞同袁隆平所说“不能没有书本,也不能没有计算机,但书本和计算机上种不出稻子来”。他说,“不能把成果当贡果,真正为国家负责是把成果从纸上落到大地上”。

  这些年,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和企业实际需求开展“靶向式”攻关,在高强汽车板、高牌号电工钢、高标准船用钢等领域落子频频。超轻概念车、标志建筑、输电铁塔、钻井平台、大型潜艇……实验室的创新成果落实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仅最近5年,实验室累计为钢铁企业创造利润500多亿元,综合减少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7%。实验室带着各项研究成果走进企业、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