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2月28日电 题:权力沉下去 效能强起来——一个西部城镇的行政体制改革试点观察
新华社记者周闻韬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在实施扩权强镇、建立权责统一的镇级政府职能体系、完善便民高效行政服务体制等方面重点突破。记者近日在当地采访了解到,试点7年来,白沙镇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位于长江之畔的白沙镇辖区面积2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是重庆市人口大镇。虽然在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等方面具备中等县规模,但按照传统乡镇职能配备的管理权限一度让镇里难以应对繁重的城镇建设、社会管理等工作。2012年12月,中央将白沙镇列为重庆唯一的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为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探索经验。
试点以来,江津区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授权、委托、派驻办理等方式,分别于2013年、2016年和2018年分三个批次向白沙镇下放了项目审批、规划建设、市政管理等173项行政管理、审批、执法管理权限。“通过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现了权责体系从‘权能单一、权小责大’向‘权责对等、运行规范’转变,扩大了履职权能。”白沙镇党委组织委员唐灵梦说。
为解决好改革期间权力承接的问题,白沙镇经过调研,明确了改革的纵深方向——“大部门制”,通过整合镇级分散机构,将过去的15个行政事业机构整合为“三办八局”,由行政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局作为“前台”直接为群众服务,其他机构作为“后台”,承担业务指导、规划、监督职能,同时协调市场监管、规划和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在白沙镇设置分局,通过优化“后台”管理助推“前台”服务质量提升,方便群众办事。
与此同时,白沙镇还建立健全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三单”动态管理制度,注重放管结合,由区级部门与白沙镇建立协调指导、评估督查、情况互通、人员培训等工作机制,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效如何,老百姓的直观感受最能说明问题。今年上半年,白沙镇新建成的行政服务大厅正式启用,2000多平方米的大厅宽敞明亮,共入驻政务服务窗口26个,叫号显示屏、办税自助终端等设备一应俱全。正在办理农村建房许可的村民樊学桥告诉记者,自己只跑一趟就办完了全部手续。
老百姓获得感的背后是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白沙镇通过推进镇村两级审批服务,将行政服务中心作为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平台,审批事项集中到中心办理。白沙镇行政审批局负责人李凤告诉记者,目前婚姻登记、就业招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均已被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中心还在重庆全市率先实行了一窗式综合办理,并探索在全镇24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聘请24位民事协理员,分片区推行便民代办服务,带动津西并辐射周边镇发展。
针对行政执法分散薄弱、相互推诿的问题,白沙镇将综合行政执法作为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探索建立执法运行新机制。按照执法领域不同组建了安全生产监察、市政监察、规划建设、农业监察、文化旅游五支执法队伍,实施分片执法,从源头上强化综合执法监管,实现从权小责大的多头执法向权责对等的精细化执法转变。“从改革试点以来,我们已开展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3万多件,比白沙镇政府过去10年执法案件总量还多,但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白沙镇综合执法局局长周君昱说。
在白沙,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正在逐渐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今年前三季度,白沙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亿元,同比增长12.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8%。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建立权力下放、承接工作的长效机制,优化协调管理机制,推进智能化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继续探索。”唐灵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