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题:快递小哥:寒风不阻使命 人情暖彻心田
新华社记者田晨旭、赵旭、孟含琪
“您好,您的快递到了,请签收。”
迅速递过快递,扭头又钻入了寒风中。作为寒冬时节的“逆风者”,快递小哥们无畏严寒,以“使命必达”的态度践行着对顾客的承诺。
马不停蹄:寒冬未消热劲头
清晨六点,零下7摄氏度,北京寒风刺骨。一盏盏车灯从四面照过来,汇集于北京市西城区虎坊路上的一个快递站点。
“早上有很多隔夜件,得抓紧时间分拣。”因忙碌忘记戴手套,快递小哥刘阔的手早已冻得通红。但他顾不上这些,俯身搬起车上冰凉的包裹,一转身快踱几步,熟练地将包裹按配送区域放置在相应的取货格口。仅仅20平方米左右的快递分拣区,刘阔一早上便能走上千步。
六点半,刘阔分拣完毕。锁车门、开车灯、启动出发,刘阔驾驶快递车奔驰在尚未天亮的北京街头。由于送货量大,时效要求高,他已全然顾不上耳畔呼啸而过的寒风。
小沙土园胡同、厂甸胡同、文明胡同……在刘阔负责的琉璃厂东街片区,蜿蜒曲折地密布着数十条小胡同,宽的仅够过车,窄的只容一人通过。胡同结构复杂,不熟悉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走错。可这些都难不倒刘阔,工作三年的他早已将片区的一草一木熟记于心。路宽行车,路窄小跑,一取一送之间,刘阔娴熟利索。
“谢谢小刘,辛苦啦!”一提起刘阔,周边的居民总是赞不绝口,在他们眼里,刘阔干活利索,服务细致,是位值得信赖的小伙子。
左胳膊夹着快递,右手举着手机,一件还未送达,另一件已“找上门来”。呵出的白气消散在冰冷的空气里,刘阔又匆匆奔向站点准备配送下一拨快递。正如刘阔自己所说:“我如果不在送快件的路上,那一定在分拣快递的屋里。”
翻山越岭:风雪不阻送件路
上午十点多,在位于长白山腹地的吉林省临江市,46岁的市邮政分公司乡邮员王明杰已将货车装满,正准备前往配送地。此行,仅有他一个人。
王明杰主要负责临江市两个乡镇投放站和六个村投递点的快递业务。“除了邮件外,还会送些从市区买来的猪肉、蔬菜、药品和日用品。”王明杰说,大雪封山,村民出门不易,他会把大家需要购买的东西记录下来,在市里统一采买后,随着邮件包裹一起送到每个村民家。
5座大山,117公里,“刀尖砬子”“老虎口”“狼头沟”等道道天险,这是王明杰的每日行程。山路陡峭崎岖,每到冬天大雪覆盖,狂风呼啸,驾驶难度便会陡增。左侧是鸭绿江,右侧是陡立的山崖,在结冰的道路上行驶,稍有不慎就有坠崖的风险。可这样的路,王明杰已经走了20年。
两个小时的漫长车程后,王明杰到达了苇沙河镇西岗村。他轻车熟路地行走于一排排平房之间,将快递和代买的货物送到村民们手中,同时仔细记录下村民新的采买需求。大雪覆盖的村里,忙碌的他却热得出汗。
送完最后一个邮件,村民刘喜林想留王明杰在家吃饭,可他婉拒了。“天黑走山路不安全,我得在晚上五点天黑前返回。”说罢便起身出发了。归途,他依旧是一个人。
参加工作以来,王明杰投出各类邮件、报刊上百万件,累计投递行程48.5万公里,而帮助村民跑腿买了多少次东西,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曾经有调整工作的机会,可王明杰谢绝了:“我挺喜欢这个工作,和老百姓处好了,不舍得离开。”
人情味暖:声声关心情意浓
早上8点,在北京市前门东区石头胡同的一个快递营业点,快递小哥齐南南迎来了他今天的第一位客人。
接过客户手中的货物,引导客户用手机填订单、扫描身份证、打包、称重、码放,齐南南工作起来一气呵成,仅需几分钟便完成了快递的接收工作。
“现在来寄快递的人越来越多了,”齐南南说,随着居民观念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网购成为常态。以前大家常问“会不会弄坏”“会不会丢”,现在则常问“多久能送到”,还会附上一句“辛苦啦”。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感,让齐南南觉得干劲十足。
除了接待前来寄快递的客户,齐南南所在的营业点还是前门东区快递小哥们的休息点。完成任务后,附近的快递小哥总会到这里取取暖、歇歇脚,这个时间也成了大家的“谈心时刻”。
“干这行这么久,虽然偶尔会觉得累,但绝大部分时间我们收获的都是温暖。”齐南南说,现在快递小哥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尊重。平时取件时,熟悉的客户会给他倒杯水或者备些水果点心。而他的一位同事也曾在感冒时收到客户送的感冒药和贴心的问候。“虽然冬天在外很不容易,但有大家的关心,我们觉得特别温暖。”
朔风依旧,滴水成冰,快递小哥奔波的劲头有增无减。这个冬天,寒风不阻使命,人情暖彻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