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梅
“今年献血‘任务’完成喽,2020年再接再厉!”近日,即将出差的于国祥跟妻子倪秀军一起翻阅着数十个无偿献血证,既欣慰,又感慨!
20年来,于国祥获得27个“无偿献血证”,累计献血20000多毫升;倪秀军比他少两个小本本,19年献血20000毫升。俩人累计献血40000多毫升,相当于10个成年人全身的血液。
今年43岁的于国祥性格稳重而坚毅。他是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周官屯村人,这个村是个全县闻名的富裕村。但他的奋斗历程比很多人要曲折得多。
于国祥初中毕业后,在父亲承包的果园里干了一年多。“后来发现‘种地不如搞仪器’,就在1995年转型车床加工,自己加工、生产、组装。”于国祥说,这样持续干了5年后,发现本村人在外地销售的利润更大,于是他外出做了5年建筑仪器销售,渐渐有了积蓄。但不久生意遭遇了一次被骗,几乎让他血本无归。于国祥无奈回到老家,开了一个小厂,“做穿墙螺丝生产。”他说,没过两年,国家淘汰低端产品,企业遇到了瓶颈。要养活老小,他转行当起了仪器售后服务。
多年“满天飞”,于国祥养成了不喝酒、不吸烟的习惯。
大约1999年春天,于国祥跑业务在沧州长途汽车站下了车,正等公交车时,发现不远处有辆献血车。“听了人家的宣传介绍,说献血没有坏处,反正是做善事,撸起袖子就献了400毫升。”说起第一次献血,于国祥只记得献完血,拿着小本本就坐车回家了。
到了1999年末,于国祥到县城办事,又碰上献血车,他又一次献血。“从那年开始,我也了解到献血一般间隔半年,一次可献200毫升或400毫升,我身体好,这么些年每次献400毫升。”于国祥说。
于国祥走南闯北,事业沉浮,工作变换,人生沧桑,但唯一不变的是坚持每年献血两次——至少800毫升。
“献血不仅是义务和无偿,更是做善事;不单单是救急,更多是救命。”于国祥说。今年7月,正在河南做器材售后修理的于国祥在朋友圈发现一条信息,沧州郭庄镇某村民住院急需O型血小板。“我看朋友圈一直在转,寻思着病人肯定非常着急,就通过微信联系了当事人家属,那人说有几个志愿者来过,但都没配型成功。”于国祥了解自己的O型血可能行,就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沧州。赶到医院,经过配型,他的血液正好符合条件。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让医生扎上针。“那次献了400个单位,我也不认识求血者,反正来了就是冲着献血救人的。”于国祥说,献血后他又返回河南接着干活。
过了几天,病人的家属打来电话要表示感谢,“如果需要感谢,我就不会这么做了。”于国祥微笑着说。
“我只比他少献两次,也有20000毫升了。”妻子倪秀军说,她参加无偿献血,完全是受丈夫于国祥影响。
大约2000年左右,倪秀军看丈夫拿回几个“无偿献血证”,挺光荣的,就抱着试试的心情,参加了一次献血。
“第一次献血,挺紧张的,但不能让别人看出露怯来,也献了400毫升。”倪秀军说,此后再献血时就不紧张了。近20年来,她已积攒了25个“无偿献血证”。
受他们夫妻影响,上大三的儿子已参加了两次无偿献血。献县县委网信办主任左大中说:“他们用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