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宿州12月3日消息(记者赵家慧)2015年9月的一天,时年86岁的李忠秀听说政府正在给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们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他在家等得有些心急。
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刘建刚是那个“雪中送炭”的人。“都说‘老小老小’,老爷子拿到纪念章后特别开心,戴上后还特意把我送下楼,我明白他就是想给周围的邻居看看。”
16岁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立过包括两次特等功在内的赫赫战功,由于街道对退役军人进行信息采集,尘封多年的档案被重新翻出,不少相识多年的邻居才发现,原来他们的身边住着这样一位战斗英雄。看到李忠秀胸前挂着那块锃亮的奖章时,邻居们和他开起了玩笑,“李老啊,你的光辉历史这下算是被‘爆破’出来了!”
在刘建刚看来,虽然老爷子从未和人提起,但在他心里,这被“雪藏”的“前半生”有千斤重,也一直在影响着他退伍之后的人生。
今年90岁的李忠秀身体硬朗,一举一动依然能看到山东大汉的风采。只有曾经受过伤的腿让他行动不便,但在老人看来,这是战争留给他的“勋章”。
安徽宿州埇桥区沱河街道的宿东社区,李忠秀已经在这里定居了46年。从山东到贵州再到安徽,16岁新兵蛋子变成耄耋老人。几十年的辗转各地,这一路李忠秀走得很不易。
今年9月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在全市范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党员和战斗英雄,李忠秀在战火硝烟中用生命守卫家国,在平凡岗位上用真心服务群众的事迹成为了党员们学习的生动教材。
爆破兵:一线浴火 坚定党性
1929年9月,李忠秀出生在山东峄县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给地主放牛打柴。参军抗日的表亲每次回来都要给村里人讲打日寇的故事,李忠秀听后总是心潮澎湃。1945年,16岁的李忠秀报名参军,开始了他的报国之路。
刚进部队的李忠秀是个不识字的小个子,只能在炊事班打打下手。但凭借胆大心细,李忠秀很快就被组织安排当了通讯员。
虽然是放牛娃出身,但李忠秀很爱学习。一进部队开始,他就和老同志学起了爆破技术。怎么拉雷管、怎么送炸药、放什么地方最有效……几个月之后聪明的李忠秀就可以独立作业了。“董存瑞、黄继光,这些名字真是如雷贯耳。”对爆破技术的钻研贯穿了李忠秀的十年军旅生涯,甚至对他复员后的工作也起到重要作用。
一线的浴火淬炼,坚定了他的入党信念。1947年,在孟良崮战役发起前,李忠秀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觉得每次战斗都是对我党性的磨练和考验。”战役中,他出色完成了部队的通讯保障任务,被授予三等功一次。
1947年10月,李忠秀正式入党,这一年他刚满18岁。从此以后,“共产党员”这四个字就深深烙在他的心中。
一本泛黄的“功劳簿”上记录着李忠秀在解放战争中的赫赫战功:两次特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但这每次的战功背后,都是一次和死神的擦肩而过。
第一次记特等功是在1948年5月的开封战役中,提起这段经历,李忠秀历历在目。
战役打响的前夕,我军决定突入开封城内。城西的一个三角围墙中盘踞着敌人,围墙筑有碉堡,周围还有百米开阔地带和几米深的壕沟,地形易守难攻。时任三纵八师二一团一营三连九班班长的李忠秀自告奋勇,领命爆破。
晚上9时左右,天色漆黑。李忠秀握着爆破杆把炸药捆在杆头,和战友穿越火线,爬进壕沟,冷静地将爆破杆放在碉堡的枪眼之间。可他没想到杆子太高,手够不着导火索。情急之下,他顺着爆破杆往上爬,解下自己的腰带绑在索线上,滑下杆后,他让战友先跑,自己用劲一拉。“轰……”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碉堡轰然倒塌。我军发出冲锋号,突向敌人据点。战斗结束后,三纵八师师党委批准李忠秀立特等功一次。
第二个特等功是在4个月后。部队进攻济南时,发现敌人布置了一个团兵力在济南西面的山头上,并筑起地堡。入夜,三连突然接到进攻命令,并由九班负责爆破。地形复杂加上雨天湿滑,李忠秀在奔跑时摔倒导致右手脱臼,他忍住疼痛,顶住猛烈火力,单手操作,硬是拔了敌方的地堡。“子弹在耳边穿过,顾不上多想,只能向前进。”面对刚刚缴获的迫击炮,李忠秀脱口而出“我来试试!”不到十分钟就将敌人的火力点拔掉了。排长激动坏了,“小李真行!新式武器都能操作好!”
战斗中,李忠秀带领九班战士封锁了敌人一个营的火力,使全连活捉了多名俘虏。评功时,师党委批准李忠秀立特等功。
掘进工:不改军魂 奉献工作
1956年,复员后的李忠秀成了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的一名下井工。那个年代,由于技术条件落后,井下掘进工作异常艰难。“每次掘进施工,都感觉像进了‘水帘洞’。”凭着军人的意志和体魄,李忠秀总是冲在前方。
1958年,李忠秀随队来到山东藤县官桥地区,进行魏庄斜井工程的施工作业。“魏庄斜井属于新区开发,不通路不通电,更缺机械。”特别是雷管问题,严重影响工人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进度。
在部队时的爆破经历此时派上了用场。李忠秀临危受命,尝试进行试验。两天时间内,他废寝忘食,终于研制成功了可分批爆破的段发雷管,提高了爆破效率,也节约了炸药成本。
在为外单位同志示范爆破技术时,意外发生了。李忠秀的三根手指被炸断,左眼也失了明。妻子吴敬美说,他第一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伤势,而是由于失误让单位在客人面前“丢了脸”。
1965年,李忠秀作为先遣组前往贵州水城,负责工区12个食堂的副食仓库,开始了和家人分离两地的8年“大三线”建设生活。每个月,李忠秀将工资的大部分寄给妻儿和双方母亲,自己只留二十块钱,“那点钱只够吃素,有时食堂熟人给他加块肉,他总是会把差额补上。”吴敬美说,“伙食费不够吃,他就挖土豆和野菜回来自己做。”
“不拿公家的东西。”这是三个子女从李秀忠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女儿李继英还记得,母亲有时会带着他们去贵州探亲,遇上食堂采购物品,在卸车时会洒落一些碎粉丝和花生米,看到别人捡,她就和两个弟弟跟着捡。李忠秀知道后,带着他们把食品如数送还,“我爸说不能拿,因为他是党员。”
房管员:自学修锁 服务大众
1973年,两淮煤炭基地建设开始,李忠秀随单位转移,从此将家搬来了安徽。
在单位房管科工作,分内之事本就是分发房子,他却把自己做成了大家的“大管家”,还“自学成才”了修锁和配钥匙的技能。吴敬美觉得很自豪,“老李很聪明,跟着师傅看几次就会了。”
刘建刚是李忠秀一个大院的邻居,在他还是小孩时就认识李大爷。他回忆到,“我家门锁坏的时候,就是我去找李大爷,他总是很愿意帮忙。一直到退休,他家里一套配钥匙的设备都还在用。”
如今,这位耄耋老人思维依旧清晰敏捷,背起当初在部队接受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字不差。阅读也是李忠秀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卧室的写字台上,一本学习笔记每天都用,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老人平时摘抄《党章》和十九大报告的学习笔记。
“共产党员不管到啥时候都要坚持学习。”每当读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那段章节时,李忠秀都会心潮澎湃,“我相信,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强大!”
从退伍至今已经65年过去,若不是因为沱河街道对退役军人信息的集中采集,李忠秀打算将这些过往战功深深“雪藏”起来。在采访的过程中,每当回忆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老人依旧能第一时间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姓名。当被问起这些年的沉默,老人说:“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而我有幸活了下来,已经很知足了。虽然不说,但我心里时刻不忘,我们的党和国家这些年取得的成果是怎样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