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题:丝路上的悲欢——聚焦“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
唐朝,来自“沙州”的士兵康览延取得了军功,载入文书。千百年后,这页残破泛黄、字迹却依旧清晰的文书在新疆尉犁县重见天日,向世人诉说这片土地上曾经上演的种种故事。
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青海乌兰泉沟一号墓……22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介绍这些近期古代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考古发现。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文明交流的伟大桥梁,更承载了无数个康览延这样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考古工作者的讲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古代丝绸之路的全新窗口。
在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工作者基本搞清了烽燧遗址结构,出土了大量珍贵文书、木牍等文献材料,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学等诸多方面。
与记载康览延军功的文书一道被发现的,还有一页《韩朋赋》——这是描写一对夫妇不畏强权、双双殉情的故事。据推断,这页《韩朋赋》,很可能是当时说书人的底稿。这批文献材料,不仅提供了关于唐代军镇防御体系的记载,更为我们了解唐代边塞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位于祁连山北麓的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则回溯了一段心怀故土却至死不能归的悲壮往事。
墓葬出土墓志显示,墓主人是“大周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喜王”慕容智。这是目前国内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早中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墓葬,出土大量金银器、漆木器、革制和丝麻织品、彩绘陶等遗物,充分反映吐谷浑王族丧葬制度和习俗。
史料记载,曾经强大的吐谷浑在衰败后,被吐蕃占据其中心领地青海。吐谷浑王族将墓地选在甘肃凉州南山(祁连山地区),生生世世与故土隔山相望,抒发眷恋之情。
在青海乌兰泉沟一号墓,一个深藏“心机”的暗格里,考古队员有了惊喜发现——一件鎏金王冠和一件镶嵌绿松石金杯。
据介绍,墓葬内设置密封的暗格,供奉和珍藏的目的如此明确,可见王冠与金杯是墓主人最为珍视的、兼具神圣性的重要物品。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发现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的高等级墓葬。墓葬保存了大量精美遗物,部分遗物工艺与装饰图案带有浓郁的西亚萨珊波斯和中亚粟特等民族风格,证明都兰地区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枢纽作用。
这里书写过文明交流的篇章,这里上演过帝王将相的传奇,这里亦传颂过坚贞不屈的爱情……历史的恢弘壮阔与人间的烟火气息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又在考古工作者矢志不渝的辛勤工作之下得以一一复原和展现。
“这些项目都还在开始阶段。”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伴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相信我们将会看到更为丰富、更有价值的考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