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中华风采

科学世界里的“追光者” 发布时间:2019-11-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题:科学世界里的“追光者”——他们为何站在基础科学“舞台中央”?

  新华社记者屈婷 温竞华

  在人类探索宇宙、认知自我的版图上,三位不同领域的中国科学家各自迈出坚实一步: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揭示了宇宙起源的秘密;病原细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展示了人体先天性免疫的神奇;新一代哈希密码函数标准守护着未来网络世界的安全……

  这三位科学家就是高能物理学家王贻芳、生物化学家邵峰和密码分析学家王小云。17日,他们从各自领域的顶尖专家手中接过了2019“未来科学大奖”,讲述了他们追寻科学之光的故事。

  基础科学的突破,每一步都是“无人之境”。人们不禁要问:如何能让中国科学家在更多领域站在“舞台中央”?

  做“从未做过”的研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席教授文小刚一语道破“真正的创新”是:制定标准,而不是跟着别人标准做。

  王小云就是一位改写了国际密码哈希标准的科学家。她破解了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两种密码哈希函数,又促进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

  “密码设计不仅考虑抵抗目前已有的所有攻击,而且尽可能考虑抵抗未来的一些可能攻击。”王小云说自己的创新“密码”就是坚持,就是不停地分析、推算,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

  邵峰则认为,创新是科学家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我总想去探索新事物,并去做一些从未做过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更令人兴奋。”

  因此,邵峰研究了十年“细菌如何造成疾病或感染我们的身体”,也做出了很多成果,但他并不满足。他想知道这背后真正的奥秘,因此他毅然转向了先天性免疫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并最终发现了病原细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

  这位颇具个性的科学家得到了他的研究单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鼎力支持。跨国药企赛诺菲集团全球研究部总裁刘勇军说:“在生命科学领域,国内的科研团队都非常有活力,勇于创新,这一点让我印象格外深刻。”

  备加呵护科学的“种子”

  诗人爱默生说:人类总是爱异想天开,这就是科学的种子。但科学的种子若想发芽结果,离不开阳光、水和土壤。

  王贻芳所从事的中微子及粒子物理研究,探索的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因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他常常被人质疑“到底有什么用?”他总会不客气地回答:“没什么用。”

  “热爱‘无用的科学’不那么容易。” 王贻芳在颁奖典礼上说,没有社会各界的关注、坚持、努力和投入,大亚湾项目不会有如今的成功。

  “我们作为民间组织,通过举办科学大奖、大会和论坛,用市场化的方式和民间力量推动全社会更加重视基础科学和科学家,也鼓励支持科学家坚持科研、勇攀高峰。”未来论坛理事、和玉资本管理合伙人曾玉说。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部曲”,从增加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到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我国不断厚植科学的土壤,备加呵护科学的“种子”。

  哈佛大学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认为,在国家政府奖励之外,民间评价体系的加入正让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奖励和荣誉评价更加多元。

  在科学探索史上写下青年人的“名字”

  王贻芳、邵峰、陆锦标、王小云……未来科学大奖由民间科学公益组织——未来论坛在2016年创设,奖励的是做出突破性的原创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不限国籍。

  此次颁奖礼上,一群特殊的观众——来自十多所中学的青少年们看到了跟他们想象中不太一样的科学家:着礼服、走红毯、在“闪光灯”下侃侃而谈……

  挑战自我让他们如此美丽——

  王小云准备了一份英文的获奖感言。她自称英文不太好,这么做是“因为我觉得这和我的科研一样,是需要不断突破困难的。”

  率真个性让他们格外“圈粉”——

  邵峰的获奖感言风趣幽默,“圈粉”了一大波网友。他说,自从知道获奖,近三个月瘦了30斤,“那么难的科学问题都能攻克,减肥算什么?”他调侃道。

  在之前举办的科学峰会上,每一位获得大奖的科学家还和青少年展开对话,回答了他们各种异想天开的问题。未来论坛理事会轮值主席张磊说,科学所蕴含的理性、好奇、求真精神,是青少年最好的“课外班”和“必修课”。

  从诺贝尔奖、菲尔茨数学奖到卡尔·萨根奖,这些科学奖项之所以留名青史,是因为他们所表彰、纪录的科学进步,真正改变了世界,激励了一代代青年人投身科学。

  “中国人设立的科学奖项同样应该有百年视野、全球视野。”未来论坛的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说,年轻的科学力量和科学爱好者将是传承科学精神的“血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