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流萤(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研究员,《电影艺术》责任编辑)
激昂雄壮的国歌是一个国家信仰和意志的凝聚,起来!前进!作为中华民族不屈的战歌,这是一个民族的魂!《为国而歌》是一部别具匠心的记录国歌诞生的电影,也是一部对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成长和创作经历进行介绍的传记电影。在波澜壮阔的民族抗战历史大背景下,从1928年瞒着家人偷偷参军的聂守信,到创作出民族战歌的聂耳,16岁到22岁的短暂青春,与音乐结缘,发挥了文艺对国民精神的重要引导力量。银幕之上,鲜活的历史被还原。热血青年想改变这个社会,先改变了自己。在影片传递的人文关怀之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大义与担当凸显了出来。
从一个热爱音乐的药铺小伙,到选择为劳苦大众进行创作的艺术专业人士,聂耳参加抗日义演音乐会,从上海明月歌剧社辞职,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加入中国共产党,关心民众疾苦,与音乐相伴,为人民而歌的细节在影片中均有详尽的体现。而聂耳从在校园里用小提琴演奏舒伯特的小夜曲,再到上海联华歌舞排练场的惊醒,他警觉国家有难,应该扭转艺术走向。自觉肩负起这种国家责任的担当,对一个文艺工作者来说,就是最高级、最强劲的个人艺术生命力的绽放。高超的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这不是一时之间的激情迸发就可以做到的,还需要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有节气有操守地担负起青年人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
文艺创作需要深入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具有强大可塑性的青年文艺创作。影片中,聂耳希望创作反映劳苦大众生活的伟大作品,创作出像《马赛曲》一样反映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优秀作品,但他也依旧遇到了一个音符都写不出来的时刻。真实的情境也再一次说明: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我们知道,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还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不管是脍炙人口的《卖报歌》,还是鲜活生动的《码头工人歌》,以及《饥寒交迫之歌》等,影片不仅展现了这些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缘起和创作过程,也体现了一个青年的时代责任。作为文艺工作者,大家都希望成名成家,取得专业上的最高建树。可是,在特殊的时代,如何运用音乐的力量来鼓动劳动群众的情绪,来唤醒大众,这更是一个青年文艺工作者应该扣问自己的内心,时刻进行反思的。
音乐是开路的先锋,音乐的节奏激励着前方将士英勇向前的力量,音乐也让影片中的人物更丰满更生动。尽管影片篇幅有限,但片中所提供的史实性信息量却异常丰富。因此,也导致影片的人物较多,情节稍显散落。其中,部分人物的戏份虽然不多,但是对于聂耳的人生影响却极其重大。像赵琼仙、李国柱、吴澄等师友的就义,虚构的大牛、岩大喜兄弟等战友在战场上的牺牲,在铿锵有力的音符之下,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历历在目。所以,影片这部分的表现非常关键。这也让精彩的群像呈现于松山战役、“一·二八”事变发生时上海的巷战和各种空间中。画面精美,各种场面的拍摄都较为真实,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也基本准确地刻画了当时的民众风貌。通过精心的景别运用和人物情绪的抓取,巧妙的场景调度和剪辑技巧的结合,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穿透血雨腥风的战场和岁月的硝烟,也伴随着音乐的律动再次复苏于荧幕之上。
作为早期的进步文艺工作者,聂耳用音乐吹响时代的号角!音乐唤醒这种信仰,带来鼓舞人心的力量。《为国而歌》,为人民而歌,作为青年文艺创作的典范,希望影片能影响更多的有志青年,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坚守精神家园,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3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