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旅游环保

福建漳州:入眼即是一片翠绿 发布时间:2019-11-06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韩水海

  和煦的阳光照耀之下,在林语堂的故乡福建省漳州市天宝镇,一片片硕大的香蕉叶随风摇曳,阵阵淡淡的蕉香扑鼻而来。

  漳州天宝香蕉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约2000公顷,年产量达7.2万吨。不久前,漳州融合语堂文化、蕉园风光、玉尊朝圣三大元素,在这里打造集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香蕉海”,不仅推动香蕉种植、加工、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更为当地农民创造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生产生活环境。

  “香蕉海”建成后,天宝香蕉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国内外游客纷纷到此参观旅游,世界各地不少水果商也慕名前来订货。天宝镇珠里村村民林锦水说:“以前,我们采收的香蕉大部分卖给收购商,再由收购商转卖至各地。现在,家门口就可以直接做生意,而且销路好,价格也更高。节假日期间,还经常有游客到蕉园里体验现场采摘香蕉的乐趣。”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漳州以“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生态文明战略,通过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打出“组合拳”,治理生态环境

  “这是梧宅溪的风景视频,我们准备发到抖音上。”在南靖县船场镇,宣传办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段“小清新”视频。“原来的梧宅溪可不是这样,养殖废水往溪里排,生活垃圾往溪里倒。”住在河边的庄东财告诉记者,河道一度“藏污纳垢”,沿河居民不堪其扰。

  2017年,庄东财拍摄生态环保短视频,先后在微信、微博、抖音上发布。随即,镇政府微信公众号也推出一系列治理小流域的宣传报道。在舆论造势的助阵下,村民守护“母亲河”梧宅溪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2018年以来,梧宅溪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每周定期组织“清河”活动;整治拆除沿河生猪牛蛙养殖场和“两违”建筑;配合县采沙办开展联合执法,打击非法采砂;新设垃圾池、垃圾桶50多处,同时实现垃圾清运公司化运营;引进污水处理系统,铺设污水收集管网,新建三格化粪池420个,将生活污水粪料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作为灌溉施肥原料,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水质现象。在“组合拳”的重击整顿之下,梧宅溪沿河两岸的采沙场、生猪牛蛙养殖场全都下马关停。梧宅溪的综合治理也进一步激发了村民护水治河的内生动力,沿河3个村都自发组建护河巡逻队,定期组织志愿者到河道上巡逻环卫。在全镇上下团结一致、通力合作下,梧宅溪流域断面水质由去年初的劣Ⅴ类提升到Ⅲ类,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我大学毕业回家时,真的被眼前的变化惊着了。”家住芗城区西桥街道南星村的许斌说,他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家乡南星村竟脱胎换骨成眼前“水清岸绿”的模样。

  南星村地处城乡接合部,多年来一直是“脏乱差”的典型,水体黑臭,治理难度很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针对上述民生“痛点”,漳州市通过“河道清淤、拓通改造、截污治污、生态补水、绿化提升”,累计投入逾15.7亿元,完成了全部河道清淤,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

  目前,漳州城市园林绿化覆盖面积达313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5.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5%。

  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制造

  入眼即是一片翠绿,绵密的树叶沿着湖岸弥漫开来,填满了整个视野。置身其中,仿佛天也被染成了绿色。湖上错落有致的剪影,与矗立着的湖心亭相映成趣。

  若不是继续前行,都难以想象这个“中式后花园”所处的位置,竟是机器轰鸣、赤红的铁水翻滚、钢花四溅的钢铁工厂——福建三宝钢铁。

  三宝集团总工程师林致明说:“要扭转人们对钢铁行业‘黑粗脏’的传统认识,首先要注重节能减排。我们建立物质循环、能源循环及废弃物再资源化生产体系,投入上亿元投建SDA脱硫除尘设备、电炉余热余能除尘设备、带钢塑烧板除尘设备等环保设备,并投入5000余万元引进国内先进技术设备,购建6台余热余气锅炉,全面推进节能、节水、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为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近年来漳州出台《漳州市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实施计划》,以重点用能企业及优质产业为创建主体,优先培育在机械、电子信息、食品、轻工、钢铁、化工、造纸等行业中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并纳入绿色制造体系试点单位,以期在2020年初步建立漳州市绿色制造体系。

  与此同时,漳州台商投资区同发食品、南靖金明食品把畜粪和秸秆混合基料化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平和巴威、根动力公司把废弃柚果发酵后与矿物质、畜禽粪便混合成土壤改良剂、有机肥;诏安泉盈、东山莹峰推广封闭式循环水产养殖,实现零排放……坚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漳州各大企业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

  打造“一县一品”,发展品牌农业

  “一条鱼”畅游世界。东山是福建省重要的渔业县,“一条鱼”牵动了捕捞、养殖、加工、贸易、船舶修造等众多产业和人员。立足“海”的优势,做大“鱼”的文章,东山持续推进渔业现代化发展,“一条鱼”加工出口20亿美元,居全国县级首位,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引擎”。

  “一粒蜜柚”富万民。念好“山”字经,种好“黄金果”,平和县把琯溪蜜柚从昔日贡品发展成为如今的富民产业。“一粒蜜柚”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琯溪蜜柚创下了产量、出口量和品牌价值等六个全国第一。

  打造“一县一品”、发展品牌农业,漳州重点发展水果、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畜禽、食用菌、林竹、中药材等九大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

  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漳州与周边城市相比突出的优势。漳州先后印发60份有关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陆续出台《漳州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及其《建设方案》《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出台扶持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漳州农民创业园、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发展绿色金融,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政策措施。

  据了解,目前漳州11个县市区中,有9个为“国家级生态县”,78个乡镇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5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