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同样是故事新说 这档综艺节目为何"圈粉"? 发布时间:2019-10-16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我国的文艺创作呈现出向传统经典致敬与努力体现现代性的融合趋势。对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对经典作品的继承发展,正在成为中国当下大众文化生活中的热点。然而,致敬不能是简单的回归,创新也不能是颠覆的重构,它需要创作者们既能深刻地理解过去,又能纳入现代色彩和国际视野,进行一场“融合再造”。

沿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议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节目创作方面屡现作为。从品读经典文学的《朗读者》,到破题文博领域的《国家宝藏》,再到传唱诗词文化的《经典咏流传》,电视人进行了多角度、立体化的创新尝试。10月13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正式亮相的《故事里的中国》,又让我们看到了以经典和传统为抓手“讲好中国故事”的全新可能。

这种全新的探索也获得了观众和网友的好评。截至14日13时,节目微博主话题#故事里的中国#阅读量突破2.1亿,话题#胡歌刘涛演技#阅读量达5.2亿,话题#永不消逝的电波#阅读量达1.3亿。有本来是冲着喜欢的明星去看节目的网友留言:“没想到看完故事流泪了。我们能有今天这样高兴地看着喜欢的演员演绎的精彩,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无畏牺牲的英雄。致敬!”好看又走心,节目一经播出便实力“圈粉”。

从艺术表达上来说,《故事里的中国》将戏剧、影视、综艺三种形态融合呈现。以首期节目《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主持人董卿分别对1958版电影中何兰芬的扮演者袁霞、李侠原型人物李白烈士的孙子李立立先生,以及当年在西柏坡接收李白电报的报务员苏采青女士进行深入采访。他们真诚、动情的讲述,从各个维度丰富了观众对《永不消逝的电波》台前幕后的认知,不仅展示了时代经典是如何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更道出了影视作品背后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当观众带着这些认知再来欣赏胡歌、刘涛的表演时,不会觉得自己是在纯粹欣赏戏剧,而是仿佛重返了历史现场,走进了英雄内心,经典因此有了呼吸和心跳,充满了浓烈的感染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艺领域沉淀了大量深入人心的经典之作,但这一类型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和深刻的继承,很多作品空有经典的“壳”,不见经典的“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和凝炼。今天的我们在传承经典的时候,既要心怀敬意,更要发挥能动性,在经典性和当下性之间做好衔接。

爱国主义、英雄情结,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每一代人共同的追求,但不同时代的表述方法都会具有自己时代的特征和烙印。如何在当代激活经典艺术作品中的故事,让它们对当下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产生影响,拉近传统经典与当代人的距离,这是对当代艺术创作者的考验。

《故事里的中国》从三个维度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第一,由具有大众好感度和认知度的实力派演员重现经典。他们绝大部分都有专业剧团的背景,确保了表演不失水准,又自带人气和关注度。第二,让经典照进现实。节目发挥电视媒体纪实和访谈的长项,结合国家话剧院的顶级舞台艺术,使得节目既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还有一定的揭秘性和新闻性,能够引起大众追看的欲望。第三,节目保持了鲜活性、人性化、烟火气的叙事,没有口号,没有说教,无论是娓娓道来的真挚讲述,还是身心合一的舞台演绎,都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生命体验。

过去,很多经典再现不受观众欢迎,是因为创作没有回到故事和人物信念的起点,脱离了原著所表达的价值取向和美学价值。《故事里的中国》用实践证明,只要创作者投入了足够的真诚和心血,方式合理,路径得当,经典不仅可以活在当下,还可以衍生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跨界精品。(作者系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