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雷山10月13日电(记者韩玉)从西江沿着苗疆古道一路前行,四处云雾缭绕,高山如林。“叮叮叮,当当当。”清脆的声音传来,麻料银匠村到了。
麻料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西北部,世代以银饰加工为生。10月12日,“非遗+扶贫”主题采风团来到麻料村,找寻这个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脱贫致富的秘诀。
银饰是苗族最喜爱的传统饰物,也是苗女出嫁的“标配”。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随着时代发展,苗族银饰不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成为植根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载体。银饰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银饰以贵州省雷山县和湖南省凤凰县的制品为代表,其中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西江镇的控拜、麻料、乌高。麻料村作为久负盛名的“银匠之村”,锻造技艺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创造,早已炉火纯青。然而,麻料村地处深山,受交通、市场等因素影响,“银匠”经济收入微薄,为维持生计,很多人不得不外出务工,“银匠村”成了“空心村”。
为推进非遗扶贫工作,雷山县重点指导扶持建立工坊。麻料村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改造成银饰加工坊,并采取“合作社+工坊+贫困户”方式运营。全村通过发展银饰锻制、非遗旅游等产业,实现脱贫41户164人,从以前的“空心村”重新变回“银匠村”。
“我做银匠有三十多年啦。前些年,每天能挣一百多块钱,现在能挣四百多。这两年,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回来做银饰锻制,我们银匠村后继有人啊。”在麻料银饰刺绣传习馆工作的李师傅告诉记者。麻料银饰刺绣传习馆是雷山县已建成的54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之一,吸引了不少在外打工的银匠回村从事银饰制作,麻料村恢复了“银匠天天作”的景象。
日月星辰、玄鸟图腾、蝴蝶妈妈……这些是苗族银饰中常见的图案。随着国人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非遗产品也需要提高审美创意。麻料村银器制作师傅潘仕学说:“非遗传承,要先创新。工艺难题可以解决,涉及到设计和销售等,匠人能力有限,需要社会提供支持。”
目前,麻料村已经与凯里学院、苏州工艺美院等多家高校建立“村校合作”模式,获得高校提供的智力与技术支持。雷山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雷山县银饰锻造标准》文件,打响银饰品牌,助力创业增收、脱贫致富。几十年兜兜转转的麻料银匠人走上了一条“非遗+扶贫”的乡村文化复兴大路。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