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魅力中华

“三农”大地上的历史巨变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不仅在水土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解决了近14亿人的吃饭问题和长期困扰的农产品总量不足矛盾,而且实现了大规模农业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总体上看,中国农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农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除少数年份外,我国农业产出大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18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3.5%,其中,1979—2018年为4.4%。按可比价格计算,1953—2018年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4.5%,其中,1979—2018年为5.6%。对具有典型弱质性的农业而言,这是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产量也均在快速增长,农产品供应水平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过去农产品供应长期短缺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6.58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4.8倍,而棉花、油料、糖料、猪牛羊肉、水产品、茶叶产量分别增长了13.7倍、12.4倍、40倍、28.7倍、142.8倍和63倍;全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71.5千克,比1949年增长了1.3倍,而棉花、油料、糖料、猪牛羊肉、水产品、茶叶人均产量分别增长了4.5倍、4.2倍、15.5倍、10.4倍、57.0倍和12.4倍。其他农产品产量和人均产量也均获得了快速增长。目前,中国谷物、花生、茶叶、肉类、水产品、羊毛、经济林产品、松香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改革开放前,农业产业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当时我国的农业经济主要是一种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经济,林牧渔业发展严重滞后。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1952年农业占85.9%,林业、牧业、渔业仅分别占1.6%、11.2%和1.3%;到1978年,农业总产值比重仍高达80.0%,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分别仅有3.4%、15.0%和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较好地实现了由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经济向多种经营和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得益于林牧渔业的持续快速发展。1979—2018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7%,而林业、牧业、渔业总产值分别年均增长5.6%、7.0%和8.5%。到2018年,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已下降到54.1%,而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分别提升到4.8%、25.3%和10.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比重提升到5.1%。农林牧渔业的内部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特别是,近年来蔬菜、水果、食用菌、园艺、中药材、畜禽和水产养殖等产业迅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此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趋优化,粮食、棉花、糖料等主要农产品不断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

  再次,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1952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仅有2.99亿亩,1978年增加到6.74亿亩,2018年则达到10.21亿亩,比1952年增长2.4倍,比1978年增长51.4%。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显著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1949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有8万千瓦,农业耕播收全部依靠人力、畜力;197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提高到1.18亿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9.7%;到201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迅速提高到10.0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机生产和使用大国。在农业科技方面,1949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足20%,改革开放初期也只有27%,到2018年迅速提升到58.3%,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同时,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大量涌现,正在加快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使之朝着规模化、绿色化、融合化、社会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在规模化方面,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全国耕地规模化耕种面积占比为28.6%,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存栏占比已达到62.9%和73.9%。在绿色化方面,全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已实现持续下降,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迅速崛起,农业绿色转型在不断加快。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12.2万个。在融合化方面,近年来农业功能不断拓展,休闲农业、景观农业、功能农业等迅猛发展,农业与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休闲康养、教育医疗、电商物流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在社会化方面,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化社会服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大市场的对接。在工业化方面,各种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的兴起,正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0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