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潮】
作者:仲呈祥,系北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主席
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阿来编剧,李仁港导演,徐克监制,集结了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成龙、刘小锋、曲民次仁、拉旺罗布等一批实力派演员拍摄的《攀登者》,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与广大观众见面了。
这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功创作的电影力作。该片艺术地再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的攀登英雄从中国境内南坡排除万难,两度破天荒地成功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马峰峰顶的历史奇迹,题材可谓独特而重大。说它独特,指的是人类攀登史上的首创;说它重大,乃言标识着不畏艰险、敢为天下先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派。题材虽不是决定一切的,但题材却是重要的。这样的独特而重大的题材,本身就提供了创作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电影艺术大片的基础和可能。
这里的关键,在于电影艺术家们能否站在新时代的高度,重温、反思、发酵这一独特而重大的历史事件,开掘出其间蕴含的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
如今呈现在银幕上的《攀登者》,正是朝着电影艺术大片的高峰登攀,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参与《攀登者》创作的电影艺术家们认真学习、感知当年向生命极限挑战、首创人间奇迹的登山英雄的理想信仰、豪情壮志、精神人格,以攀登精神齐心合力拍好《攀登者》共勉。正如饰气象员徐缨的演员章子怡所说:“每个人心中都需要有一座精神的高山。”影片表现的是登山英雄攀登世界屋脊的物质形态高山;而影片“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所彰显的是“培根铸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高山。上影集团领导率领主创团队,开赴西藏,深入生活,走访登山英雄。唯其如此,才获得了厚实的生活积累、真实的情感积淀和坚实的思想发现。饰演队长方五洲的吴京深情说:“影片中我们就像一家人,组成了攀登大家庭。”
这就确保了《攀登者》的创作行进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最牢靠的现实主义道路上。影片用较小篇幅,凝练节制地复述再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秉持“中国人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的中国精神和中国骨气,超越上世纪50年代英国人、瑞士人曾先后从尼泊尔境内南坡登顶珠峰,首次从中国境内“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北坡登顶珠峰。但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条件局限,记录这一伟大创举的摄像机丢失了,因而西方发出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是否登顶珠峰”的质疑。接着,影片用主要篇幅,表现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历史事实,击破这种无端质疑,1975年中国登山队继承发扬攀登精神,再次登顶珠峰,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世界屋脊高高飘扬,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的红色觇标矗立在珠峰上。这是多么扬国家之威、长民族之气啊!
《攀登者》的大气,正源于此。这正是面对新时代培根铸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所亟须。更可贵的是,影片的这一深刻主旨,主要不仅是靠讲好中国故事、更靠精心刻画活跃于中国故事中并决定着故事发展历史走向的人物形象来艺术表现的。吴京饰演的队长方五洲与章子怡饰演的气象员徐缨间的攀登梦想、事业追求、爱情轨迹,都描写得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品位、有格调、有责任。张译饰演的老登山队员曲松林虽思维方式上似有瑕疵,但称得上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而因为选择实景拍摄珠峰,主演们都曾真实地体验过高原险境、高海拔、极度缺氧、变化无常的恶劣气候,所以基本上都能做到以真实、真情、真态的表演去还原登山英雄们勇攀珠峰的历史壮举。影片确实填补了国产电影在独特的登山、探险题材上的类型空白,其精心营造的那东方雪域的奇观险境,那冰镐、冰爪、氧气瓶、登山服……呈现的真实历史氛围和环境特色,以及那四人拴在一根绳上“结组”攀登一坠三拉的互助精神,那方五洲在冰天雪地峭岩上架人梯托举队友的壮举,那徐缨顶风雪流鲜血为登山队员传递最新气象情报的情景,那李国梁在垂直于地平线的陡峭隙坡中抢救队友……这幅幅撼人心魂的画面,都是艺术家们用攀登精神铸就的。
《攀登者》是一次向电影艺术大片高峰的攀登。我为它点赞叫好。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9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