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为中华民族复兴画像点赞 发布时间:2019-10-09 来源:光明网 中国文化报

  作者:冯双白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创作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之后,深深感染了亿万观众。这场大歌舞,极具艺术力量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它与国庆日当天的盛大阅兵、天安门广场大联欢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大歌舞、大阅兵、大联欢,如同3支擎天柱,一起烘托着震彻寰宇的习近平总书记国庆重要讲话,在全国上下点燃了熊熊的爱国激情,掀起了巨大的爱国热潮,引发了全球网络关注的浪涌风暴,向全世界自豪而艺术地证明着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纵观《奋斗吧中华儿女》,呈现出3个突出特点:

  宏大情景抒写鲜明主题

  一部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艺术表现对象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如何确定主题,事关成败。如果用简单的美丽和酷炫点缀喜庆,那恐怕就要落入千人一面的艺术创作窠臼。令人完全意外,而深入观看《奋斗吧中华儿女》演出之后又觉得完全情理之中的是,选择“奋斗”作为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主题,是绝妙好题,画龙点睛,一字千金。主持人在开场白中,就点出了3个“来之不易”,简明扼要地点出了奋斗的题旨:“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国土上,我们深知,共和国是红色的,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正是因为我们当今享受的一切,统统来之不易,既是奋斗所得,更要继续奋斗!

  如此重大的主题,在《奋斗吧中华儿女》里是用舞台上的宏大情景抒写而成。演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对于大歌舞来说,这个场地既是一种带有鲜明象征性的必需选择,又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艺术质询。用怎样的艺术画面才能完美地诠释晚会的主题?换言之,主题越是重大,艺术挑战越是高难。令人可喜的是,艺术创作者用立体纵面的背景台设计、多重交叉的艺术手段、多种艺术元素的复合性并用,营造出一种以宏大情景中的诗意抒写为美学特征的舞台审美力量,极其鲜明地表现晚会艺术主题:奋斗!晚会的4个篇章,如同4组巨幅历史群像,勾勒出奋斗的中华儿女伟岸之躯。第一篇章“浴血奋斗”有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战争烽烟战火,有一系列重大历史关头的缩影;第二篇章“艰苦奋斗”,有新中国成立之初唱响《东方红》的激情,有新中国成立之后走在社会主义大路上的喜悦,有建设者的豪迈激情;第三篇章“团结奋斗”,有改革开放之初的春风化雨,有与洪水搏斗的生死考验,有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历史场面,有奥运圣火照亮的美好江山。第四篇章“奋斗吧中华儿女”,有新时代里的青山绿水,有新时代里的强军呐喊,有新梦想里一个不能少的精准扶贫,有新天地里的赤子之心。4个篇章,4组宏大画面,如此清晰,又如此简明而切要地刻画出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之路,虽然艰苦难当,但卓绝不凡。晚会用壮阔的宏大场面和富于诗意的历史情景,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艺术时空幻化历史伟业

  用两个小时的物理时间,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历史纵深,难度何其巨大!

  《奋斗吧中华儿女》用幻化的艺术时空,很好地回答了上述这道难题。首先,晚会采用了多首歌曲作为艺术时空的转换线,选出一首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歌曲,用一段段耳音鲜明的音乐旋律,串联起一幕幕历史记忆深处的画面,带领观众艺术地掠过七十年来的壮丽征程。《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我们走在大路上》《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我和你》《强军战歌》《不忘初心》等,无不让人心动。整场晚会,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历史心声的回音壁,绕梁回旋的是奋斗民族的澎湃之声。

  晚会用歌声走入共和国奋斗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用舞台上可见的舞蹈画面勾勒出一代代奋斗者的历史形象。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入党宣誓者,还是井冈山上舞者们用移动的舞步幻化出火炬党徽,无论是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战士,还是新中国成立后跳着红绸之舞的建设者,无论是战胜洪水决口的解放军普通士兵,还是强军路上用舞者身体组成的铜墙铁壁,都离不开舞蹈艺术在史诗级大型晚会中的巨大作用。此外,晚会上的巨大屏幕容纳了海量的历史信息,让奋斗者的身影和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交织叠印在一起。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身姿令人感慨万千,中国获得奥运会主办权的激动场面,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时人们喜悦的笑脸,抗洪救灾中人民子弟兵的顽强身影,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场面,一次次打动着观众的敏感神经。当《赤子》之歌的旋律响起时,于敏、李延年、黄旭华、申纪兰、张富清、屠呦呦、孙家栋、袁隆平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形象纷至沓来。于是,这些富于冲击力的画面与舞台上的舞蹈和情景式巨大场面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当所有这些画面都在迅速地转换中一次次冲击人们的内心最柔软的那块境地时,我们不禁想到:唯有不忘初心,才能牢记使命!唯有不懈奋斗,才能开创未来!由此,晚会用丰富而快速转换的艺术时空,速写了新中国的光明道路,浓缩了新中国历史的丰功伟业,传递了中国价值,凝聚了中国梦想的伟大力量。

  点面融合铸就复兴之梦

  毋庸讳言,既要用迅速流动的艺术时空呈现历史线索,又要用艺术感染观众,这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艺术任务。然而,晚会完成度相当精准。其奥妙,当是点面融合得相当巧妙。举例来说,如此宏大历史的艺术表达,从何而起?整场演出,从序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开始,用意很深。开宗明义,气势磅礴,自信满满!新中国之新,不是简单的1949年10月1日的历史翻页之新,其背后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苦苦追求伟大复兴的艰苦卓绝斗争,是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历史相结合的道路之新。那么,这条全新的道路,又如何转化为整场演出的艺术起点呢?

  我们看到,在第一篇章“浴血奋斗”里,主创团队非常巧妙然而又是非常准确地找到了《国际歌》。当人们在巨大纵面的平台上看到鸦片战争背景下瘦骨嶙峋的吸毒者和衣衫褴褛的劳作者时隐时现,一种巨大的窒息感袭满全身。恰在此时,浑厚有力的念白之声在全场缓慢地响起:起来,起来!是谁在呼唤?是谁在呐喊?是中国共产党人!当《国际歌》的旋律响起,让人一下子联想到1922年入党、1923年开始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主编的瞿秋白,字斟句酌、呕心沥血翻译《国际歌》的情形,更加令人赞赏的是,这样的艺术设计,暗喻了伟大历史复兴道路的当然逻辑起点,毫不犹豫,没有迟疑,充满了历史的必然力量!

  再例如,晚会的第二篇章“艰苦奋斗”,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情景表演,令人唏嘘不已,即“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用生命保护珍贵文献而英勇献身的画面。《共和国之恋》的音乐旋律中,由演员胡歌所饰演的科学家郭永怀在飞机失事之前,为了保护装有重要数据的公文包,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两个人胸膛的血肉之躯,把爆炸的烈火阻隔在公文包之外。他们保护的不仅是珍贵文件的机密数据,更是证明了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忠诚祖国、爱岗敬业、义无反顾的赤子之心。在祖国神圣而伟大的使命面前,这样的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人民永远敬仰的楷模。

  《奋斗吧中华儿女》和70年大庆中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激发出民族自豪、道路自觉和文化自信,必将催生出更加巨大的精神威力,让中华民族复兴的洪流滚滚向前,无可阻挡!(冯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