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访名家·走近院士之共和国同龄人】
他,能够让钻头闻着油味儿走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钻井工程专家苏义脑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院士小传
苏义脑,1949年7月生于河南偃师,油气钻井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机电系,1982年和1988年分别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力学)出站。1990-2006年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2006年至今在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工作。现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主研人员参加的国家及部级重点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二委一部七五攻关优秀奖1项,部级一等奖3项;获国家专利29项(发明11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钻头不到,油气不冒”。在石油工业中,钻井工程长期以来被称为“龙头”,钻井工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动石油工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给钻头装上眼睛和鼻子,让钻头闻着油味儿走”的“航地导弹”;被誉为油气钻井界的“两弹一星”……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钻井工程专家苏义脑倾注心血的事业,人们常常这样形容。
精心完成百万字学术专著
“明早6点多就要出发去机场,去延安调研;24日下午回北京,当晚去香山报到;25日到26日要参加香山科学会议;27日要去中国工程院开会……‘十一’前的时间都已经排满了。”9月21日晚上10点,北京北四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幽静的大院里,苏义脑院士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微笑着,一边查找电脑中的资料,一边和记者说起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安排。
虽然已经是古稀之年,苏义脑院士依然保持着“5+2”的工作节奏,每天排得满满的日程令学生们深深叹服。他的作息表里几乎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的概念,一切都以工作为中心轴运转。在苏院士的办公桌上,静静地躺着一本117.8万字的学术专著《井下控制工程学导论》样书,近期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如果让我自己来评价的话,我认为刚刚完成的这本书是我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苏义脑翻开这本厚厚的学术专著,自豪地说。
苏义脑告诉记者,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他带着把钱学森先生的《工程控制论》引入油气井井眼轨道控制领域的想法,去北航从事博士后研究。提出“井眼轨道制导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新方向,提出实现“闭环控制”和“用手段解决问题”,此后又提出《井下控制工程学》这一新分支的学科框架,做基础性研究并组织攻关。通过他和团队30年的耕耘,《井下控制工程学》已成为学位教育的“石油天然气工程”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新分支(2008年国家教育部公示)。这期间苏义脑院士带着团队从1999年开始,历经10年努力,研发成功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GDS地质导向系统和一批相关高端仪器系统。
“这本书就是相关理论方面的内容,经过3年准备、4年写作终于完成。”苏院士抚着厚厚的样书开心地说。
“给钻头装上眼睛和鼻子”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一直随着祖国的发展在成长。记得十岁时,有一个口号叫‘祖国十年我十岁’,当时感到非常骄傲。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强烈地感觉到一种责任和使命。”苏义脑告诉记者。
一路走来,尽管经历艰难曲折的求学之路,但科技报国的信念始终不变。“我还清楚地记得,40年前的9月12日,我来到这里报到,开始进入石油行业。”苏院士望着窗外大院中葱郁挺拔的大树说。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定向井钻井技术刚刚起步,所需用的螺杆钻具只有美国和苏联有,价格昂贵。为了摆脱这种关键工具依赖进口的局面,石油部重点研究项目—“LZ6 1/2螺杆钻具研制”的攻关任务开启。1981年初,苏义脑作为研究生,参加了中国第一台螺杆钻具样机的研制攻关。如今,螺杆钻具已经成为我国石油钻井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推动了我国钻井技术的重大进步。
“给钻头装上眼睛和鼻子,让钻头闻着油味儿走。”地质导向技术把钻井、测井和油藏工程技术融为一体,是衡量一个国家钻井技术高低的标志。机、电、液一体化,测量、传输、导向控制于一体,包含高超的技术含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石油工业找油、找气难度不断加大,我国的油气钻井工程遭遇到很多世界性技术难题的挑战。为了提高复杂地质条件下探井的发现率和开发井的采收率,特别是提高薄油层水平井的钻遇率和产量,我国迫切需要地质导向钻井技术。而这项诞生于1993年的高新技术,仅被国外三家著名技术服务公司所拥有。“我们从基础研究开始,完全独立地进行设计和研发,甚至其中的一种特制钢都是我们和国内某单位合作试炼成功的。”苏义脑说。
地质导向系统的研发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此项高端技术的国家,为提升我国钻井技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又扬飞鞭上征途
“外界可能不理解油气钻井,认为钻井不是什么高科技,甚至认为钻井傻大黑粗,‘赶马车的都会钻井’,其实不是这样的。我给钻井下过一个偏文学的定义,‘钻井’就是粗犷的外表加上高精尖的内涵,去开拓获取光明与动力的探索之路。”苏院士风趣地说。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石油工业非常薄弱,1949年全国的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最近这些年,我国的原油产量最高达到了2.15亿吨,但随着消费大幅增长,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70%左右,缺口很大。
“在能源问题、石油问题日益凸显的形势下,‘我为祖国献石油’就是我这个石油科技工作者和新中国同龄人的愿望和誓言……莫道功成该歇马,又扬飞鞭上征途。”苏义脑院士在自述中写道。
在马不停蹄工作的同时,苏义脑还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悉心为国家培养油气钻井业的年轻英才。从1988年开始带研究生,到目前为止,苏义脑亲自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已有100多名。“我认为对年轻学者的培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是传授理念与方法,从创新精神上加以培养,当然最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把为国家效力放在首位。”苏义脑表示。
通过对几十年的科研生涯、自身经历的感悟总结,苏义脑完成了一部书稿《学习与研究漫谈》,从哲学和科学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工程技术,梳理出一套科研方法和科研思路,以便于年轻人学习。
作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如今苏义脑在本行业科研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关注整个国家能源领域的发展,不单单限于油气,煤炭、核能、热能、新能源以及矿业等方面的发展都是他倾心关注的领域。“涉及的研究领域范围更大了,感觉时间更加不够用,必须要只争朝夕。”苏义脑说。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7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