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4团五连和十连的棉花地里,来了一群“陌生”的人。他们仔细查看了棉花地里的膜下滴灌设施,还不时询问职工水肥运筹的情况。这群“陌生人”就是来自新疆农垦科学院的科技人员,他们这次来的主要工作就是为职工送来滴灌棉花、红枣的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服务及指导工作。
成立于1959年的新疆农垦科学院,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兵团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为让科研成果服务于生产一线,他们常年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生产一线,为团场连队职工送上最新的科技服务。
20世纪50年代,国家急需细毛羊。当时还是紫泥泉种羊场技术员的刘守仁和同事们采取“引血改良”“封闭育种”“二母带一羔”等综合技术措施,历经12年艰苦探索,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良种细毛羊——军垦型细毛羊,填补了国家多项空白,使我国绵羊资源品质站在了世界的前端,创建的“血亲级进育种”“品种品系齐育并进”“三级繁育体系”等一系列育种新方法,丰富了育种理论和技术,问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们还在完善“三级繁育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农垦科学院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实验室为技术支撑的“三级科研开发平台”,培育出“中国美利奴肉用、超细毛、多胎肉用”三个新品系,超细毛品系细度达100支纱以上。先后累计为25个省区输送种羊32万多只,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4亿多元。
几十年的不懈研究,刘守仁和他的团队培育出了11个品系的优良细毛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他也因此获得了13项奖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外国专家断言,北纬42度以北是棉花生长的禁区。首任院长王彬生顶住压力,主持研究开发的北疆特早熟棉花栽培技术获得成功,打破了这一论断。如今,这一区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棉主产区。
兵团植棉面积不到新疆的40%,总产量却占到新疆的一半。以仅占全国9%的棉花播种面积,生产出占全国六分之一的棉花,连续多年排在全国棉花产区的首位。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育种团队培育了以“新陆早33号”“新陆早45号”为代表的适宜机采的“矮密早”系列品种;创新发展了植棉全程水肥调控的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栽培新农艺,创新研发了与新农艺相配套的系列联合作业新机具,不断优化生育期管理模式,兵团皮棉产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单产38.6公斤增加到2012年的169.4公斤。
在和田地区墨玉县托格拉亚村,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养殖、疫病和产品加工等相关专业专家也在农田里忙碌着。倪建宏、甘尚权、彭夏雨、陈宁、刘成江、刘长彬和韩猛立等专家分别为基层职工群众讲解了绵羊繁殖技术应用、南疆养羊舍饲技术要点、养羊发展现状及趋势、粗饲料高效利用、乳品加工技术、奶牛繁育技术、牛羊普通病的防治技术等大家最需要的科技知识,受到职工群众的好评。接受培训的农民麦麦提肉孜·亚库甫感激地说:“这些科学家给我们讲解的东西都是我们平时想了解却了解不到的,这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农垦科学院科技特派员每年在兵团的13个师70多个团场开展技术服务,为兵团南北疆特色林果业和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先后示范推广棉花、玉米、小麦、向日葵、籽瓜等新品种84个,推广应用全层施肥、精量播种、节水灌溉、全程机械化、林果高产栽培等92项实用新技术和一批先进科技成果,累计推广各种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面积达514.76万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推广牛、肉用羊等优良品种1.13万头(只)。协助服务单位编写项目建议书、规划和基本建设项目、农事工作安排、田管技术要点和专家建议122项,制订农牧业生产技术规程69项;累计举办技术培训班、田管现场会240场(次),培训人员25184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316户,培训技术骨干314名;开展生产技术咨询2000余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5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