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魅力中华

以创新志 谋未来强 发布时间:2019-10-02 来源:光明日报

  我们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在前沿领域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

  70年,新中国科学技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走出波澜壮阔的发展局面,实现了从“追赶”到“跟踪”再到“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如今,我国已经独立自主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

  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65: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72: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青蒿素。

  1973: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

  1988: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2003: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如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扎实向前。

  2007: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探月工程正按“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

  201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

  2015: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成功。

  2016: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

  2017: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作者:张赤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从“向科学进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自主创新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举自主创新旗帜,开启了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十八大以前,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特定阶段,逐渐呈现出“新常态”特征,面临巨大压力。过去30年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成功经验难以为继,必须转向依靠科技力量的创新驱动。

  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这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与国内形势形成了“危”与“机”的历史性交汇。

  在这个重要关头,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突出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一重大决策,立足国家发展全局,紧紧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是中国发展关键节点上的又一次重大战略抉择。

  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以改革为驱动力,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如今,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8年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1.97万亿元。科技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加至2018年的34.6万件。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显著,至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3.6万家,营业总收入预计超过30万亿元,高技术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

  如今,创新引领现代生活新方式。例如,2018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高达12.6亿人,极大便利了民众生活。同时,消费者能够选择更多科技产品,进一步促进了科技创新。

  如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的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占全国的份额都超过了77%,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比也近70%。更重要的是不少企业已开展基础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近5%的创新型企业开展了开放性的基础研究。

  走自主创新道路,让我们充满自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一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以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及卡脖子技术为目标,鼓励企业运用市场机制牵头组织开展,发挥企业基础研究“第三极”作用,早日实现重大颠覆性创新产品突破,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

  二是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在战略前沿科技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探索新型研发组织与管理模式,力争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期抢占国际科学技术竞争的制高点,产业技术创新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动科技与经济、教育、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协同改革,建立学习型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四是弘扬创新文化,鼓励企业家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法治精神。加强科普,让人们更理解并支持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863计划:家国情怀 使命担当

  作者: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是科学家的战略眼光与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相结合的产物,凝练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需求。1986年国务院组织了全国200多位科学家对计划建议进行了大半年的论证,在我国科学技术需要急起直追的年代,863计划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的进步。

  30多年的实践表明,863计划各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我所参加的激光技术领域就是一个例证。1999年,当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时,我国著名光学家、也是863计划的发起人之一王大珩先生给大家讲了这样一段话:“曾有人提出怀疑,这个项目该不该继续搞下去,经过全国范围的论证,肯定了这个项目在激光领域的前沿地位,坚定了信念。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现在的成果,这是很大的创新。”我还有一点深刻的体会:工程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来自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例如: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线性与非线性效应,它在高能激光系统的多个环节对光束质量这个生命线有重要影响。

  863计划是改革开放时代国家的重大科技计划,其管理运行机制具有科技体制改革的显著特征。1985年中,国家发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紧接着问世的863计划贯彻了这一决定的精神,由跨部门、有优势的研究单位联合组成领域的研究团队,由不同单位的优秀科学家组成专家组,负责领域(或主题)的实施,把国家主管部门的战略决策、专家组的技术和管理决策与行政单位的支持保障相结合,同时,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和国家战略目标指引下的协作机制相结合,把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相结合,提高了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863计划也传承了“两弹一星”的成功之道:以实现国家目标作为共同的精神支柱;全国一盘棋,建设“国家队”,大力协同;学术民主、建设纠错机制,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重视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2016年,随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出台,863计划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是我国新时期满足国家发展需求、适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适时之举、关键之举。科研组织形式随着时间在变,但是,从“两弹一星”到863计划,不变的是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求真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特征;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灵魂。精神建设是我们科技队伍建设的灵魂,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文化保障。这种精神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非常硬的软实力,是物质不可替代的力量。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用以武装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实现“世界科技强国”这一新的奋斗目标的精神长城。

  “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的创新发展基因

  作者:雷增光(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工程师)

  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在大力研制原子弹的同时,科学家们从1960年底已开始摸索氢弹原理。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氢弹空投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氢弹原理突破,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半,而中国仅用了2年零2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

  之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自主管理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实现并网发电,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军用到民用,不仅保障着国家安全,也在提供清洁能源、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进入新时期,中国核工业继续蓬勃发展。2015年5月,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在福建福清开工建设。华龙一号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可出口的自主三代核电机型。

  而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更为中国核工业再添辉煌。2016年9月,实验快堆竣工验收完成,标志着这一国家重大项目圆满结束,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实验快堆技术,具备了开始大型快堆电站研究开发的基础。作为当今世界上仅有的4座实验快堆之一,中国实验快堆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正在扩展,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地位。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1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