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9月21日消息(记者郭婕妤)记者获悉,由大陆青年作家林振明与台湾青年作家林千畬历时一年联合创作的长篇小说《风从台湾来》,即日起在台湾、香港发行,开创了两岸作家、两岸青年合作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
据介绍,小说《风从台湾来》锁定了这样一个群体:老兵,包括在台湾的大陆老兵、在大陆的台湾老兵、台籍日本兵,历史乱流、爱恨情仇让这些老兵纠缠到了一起。作品中,有台籍高山族老兵当过日本兵、国民党兵,最后当了解放军士兵,并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有被抓丁、潜逃、枪毙的,在其短暂的人生中,为了圆回家的梦,以命相抵却苦求不得;有大陆青年被抓丁到台湾,再婚生子,出现一夫两妻和守活寡的现象;有大陆士兵在台独身到老的,也有娶了台湾少数民族姑娘的,更有台湾土生土长的日本兵战败后成为台湾浪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家国”发生了强烈的变化。
本书作者青年作家林振明是位土生土长的闽南人,是厦门广电集团资深驻台记者,长期在台工作,熟悉两岸社会变迁,特别是当代台湾社会的变迁。在台采访期间,与台湾青年林千畬思想碰撞,激发出合力创作的想法。
小说横跨日本战败前、国民党在台执政、两岸从对峙到交流的近五十年历史,客观描述了两岸社会风情,特别是台湾社会人情世故的变迁,并将这段历史放置于中华史的纵深之中,放置到小人物的家仇国恨当中去。眷村、部落、浪人、下南洋、侨批、大陆妹……许多叙事场景耳熟能详,却充满了相对异域化的描述;既从两岸的视角看了两岸,又为两岸融合发展进行了文学化的表达;既描绘了台湾民众关心的身边事、身边物,又以台湾同胞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文学史观。
作者清楚地看到,经历过中日战争、国共内战的台湾一代日渐凋零,这群人的心路一如人生,波澜起伏;经历过国共内战到两岸对峙的两岸一代,历经充满差异化的中华文明的涤荡,内心被教化养成的“祖国”千奇百怪。这种社会变迁、人心变迁,作者给予了极大关注。
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郭伟峰的序中评论认为:“《风从台湾来》最能够打动我的一点,就是它具备了‘为情而造文’的特点。在宏观的方面充分彰显了峥嵘岁月的两岸情、民族情、时代情,还有历史悲情,在微观方面也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微小个人的亲情、恋情、恩情,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苦情、仇情乃至无情。”
台湾《中国时报》发行人、台湾《旺报》社长黄清龙在序言中称:“近几年随着两岸交流频繁,书写1949年那场变局的著作风靡一时,在大陆有作家岳南的《南渡北归》系列,在台湾有齐邦媛的《巨流河》。这些广为人知的巨作,叙述重点大都摆在所谓的‘外省人’身上,然而关于那群在短短几年内历经日本军人、国民党军人和解放军军人身份转换的台湾人的故事,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本书透过大量的人物采访与历史考据,以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串接成大时代的完整图像,让读者从涓涓细流的情节中建构出涛天巨浪下的历史轨迹,难能可贵。”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国委员、诗人、作家钟怡在看完小说后,特别为本书作序,序中直言:“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每一个章节都有使人热泪涌动的字句,每一个人物可以成为一部小说,每一段时空都可以感慨万千。活生生的一条生命,可以历经艰险依然站着,也可在瞬间不留意中脑迸血流地结束。但人的生命不可被轻视,在大江大海的波涛中,我们都听到他们的心声——‘越过长江,如同越过台湾海峡,每一个远行的脚印都烙下了负重。我不曾想过,那跨过的每一条河流都阻断了回家的路’,我们也听到他们呼喊着要回家,回到和平美好、安宁繁荣的家。”
台湾竞争力论坛执行长谢明辉书评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两岸当代史,渴望了解台湾的人可以从中了解当代台湾社会的风土人情,研究台湾的人可以更客观地体认台湾同胞的心理。作者基于大量的采编工作与史实说话,不少人物原型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影子,透过娴熟的文学语言、电视语言,勾勒情节、冲突与人物,让故事充满了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