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魅力中华

人民是活水源头——新中国现实题材文艺创作巡礼 发布时间:2019-09-11 来源:新华网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人民是活水源头——新中国现实题材文艺创作巡礼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人民是活水源头——新中国现实题材文艺创作巡礼

  白瀛、谢滨同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将于10月1日起在全国上映。影片立足现实,聚焦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民,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间,不同身份和职业的小人物,身处7个大事件瞬间的个人经历,追忆群体的共同记忆,重现普通人的成长历程。

  现实题材创作及其包含的现实主义精神,是70年中国文艺的“传家宝”。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反映人民关切,努力打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书写开拓进取的时代篇章。

  奏响主旋律,凝聚爱国力量

  近日,经典巨幅油画《开国大典》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生动写实的画面再次将人们带回70年前,那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历史现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一段旋律回荡在神州大地,从未离开。通过经典现实题材文艺作品,我们更能领略各个时代的伟大爱国情怀——

  歌曲《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一条大河波浪宽”,唱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电视剧《黄大年》讲述了科学家黄大年回到祖国,带领团队投身科研的真实经历,展现了他忘我工作、忠心报国的精神;电影《战狼2》将爱国主旋律融入商业电影,讲述中国勇士深入非洲战乱地区营救同胞的故事,片尾字幕“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

  据相关部门统计,连续数年,我国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艺术门类的主旋律作品,现实题材均超过一半,一批反映精准脱贫、侨民保护、禁毒扫黑、科技兴国、强军报国的主旋律文艺作品脱颖而出。

  电视剧《湄公河大案》、电影《红海行动》、话剧《马兰花开》、雕塑《焦裕禄》、河北梆子《李保国》等突破了传统主旋律文艺作品的惯性思维,聚焦伟大事业背后普通人的灵魂世界的变化,以更加生活化和人性化的描述,打破了主旋律文艺作品“绷着、端着”的窠臼,展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情怀。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人民

  今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人世间》《牵风记》《北上》《主角》《应物兄》5部获奖长篇小说,无一例外都是取材人民、源自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

  《人世间》作者梁晓声说,他要用作品向现实主义致敬,向人民致敬。

  悠悠七十载,新中国文艺创作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民写就的历史——

  油画《父亲》描绘了一个平凡的老农形象,粗糙的皮肤、晶莹的汗珠、开裂的嘴唇,扣人心弦的细节成为对劳动人民无言的赞颂;民族舞剧《天路》以藏族同胞视角,讲述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修建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体现出不畏艰险的铁道兵筑路人与纯洁质朴的藏族人民心手相连的情感……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近年来,一大批现实题材佳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聚焦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关注教育的电影《狗十三》、关注医疗的纪录片《人间世》、关注家庭教育的电视剧《小别离》、关注农民与土地的秦腔《狗儿爷涅槃》、关注残疾人群体的电视剧《推拿》等现实题材佳作涌现,深受群众欢迎,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王丽萍说,不论哪种形式,不变的是创作初心,就是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不断积累和挖掘生活中的动人细节,对我们来说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谱写时代华章,引领社会风尚

  8月19日,92岁的蓝天野再次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距离他第一次演出老舍经典话剧《茶馆》,已经过去61年。

  《茶馆》以老北京裕泰茶馆的衰败为背景,展现了戊戌变法后、军阀混战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的社会变化,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不论哪一个时代,优秀的现实题材文艺作品总能深刻反映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时代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进程中走过的艰难历程,与改革开放艰苦不凡的历程一脉相承;交响音乐会《浦东交响》表现了上海浦东如疾风骤雨一般的发展变化和砥砺奋发、踏浪弄潮的中国面貌;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被誉为“一部揭示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态的现实主义力作”,刻画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众生相……

  中国文联发布的《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现实题材作品的大量涌现,标志着当代中国文艺创作在关注现实、讲述时代方面逐渐形成共识。

  电影《中国合伙人》、小说《云中记》、舞剧《彩虹之路》、电视剧《大江大河》等讴歌时代、引领时代的现实主义力作,无不是用扎实的情节、饱满的人物、精心的叙事、考究的细节来包蕴革故鼎新的精神主脉与自强不息的价值信条。

  纪录电影《零零后》自2006年起跟踪拍摄了十多个“零零后”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成长足迹。影片导演、北师大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说,每个人都蕴含着一代人的DNA,一个时代的作品必然带着一个时代的烙印。

  “我希望在记录个体成长的同时,认真书写这个时代。”张同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