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7日消息(记者李伟民 山东德州台高昌莲)记者在山东、湖北等地采访了解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降低了畜禽粪污对当地环境的污染,生产出的食用菌、有机肥等产品还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今年,山东武城县积极推动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现已形成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近日,在武城县华荣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培养料制备基地,新一批培养料即将被制作完成,被运送去栽培基地用来栽培双孢菇。
种植合作社内配备生产周年恒温双孢菇菇房60间,可实现周年化栽培双孢菇面积14.9万平方米,年产鲜菇2500吨。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的粪便,做成了栽培双孢菇的培养料,在双孢菇采摘之后,培养料又可作为肥料还田,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产业链条。
武城县华荣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华冰:我们合作社目前是德州地区双孢菇机械化、周年化、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基地,下一步用我们的爱尔兰模式、周年化栽培大棚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发展智慧农业,特色产业,同时加强双孢菇基地建设,研发蘑菇深加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华荣蘑菇种植合作社为依托,武城县正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运用高新技术、科学管理、现代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武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董君: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有机肥的循环模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下一步,尽快推动与北京大唐投资公司的合作,建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湖北南漳为了治理畜禽粪污,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利用的畜禽养殖废弃,实现物资综合利用,让错置的资源回归本位,实现畜禽粪便零污染、零排放。
南漳县某企业专门从事种鸡养殖,2018年,该企业养殖场发展6万多套种鸡,一天产生畜禽粪便约6吨。由于畜禽粪便量大,传统的沼气处理已难以满足。
企业负责人代顺勇: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沼气池消化不了鸡粪,通过相关部门带领我们去荆门学习他们异位发酵床的技术和生产有机肥的技术,回来后投资三百多万,建造了有机肥厂。
代顺勇投资的有机肥厂,借着学习的契机,先后引进异位发酵床和发酵罐等畜禽粪便处理设备,通过收集起来的鸡粪经过干湿分离,高温,反爬,发酵后生产出的有机肥售卖给农业公司,又为自己的企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规模大的养殖户通常会优先选择异位发酵床等方式来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而对于规模小的个体户一般会转向投资小的干湿分离技术来解决污染难题。
靠近南漳县白起渠边上的清河区黄莲树村肉牛养殖场唐兆贵养殖肉牛三十多头,在改造前,唐兆贵养殖厂的畜禽粪便一般都排放在旁边的水沟里,不仅破坏了当地环境,也让周边的居民连连叫苦。今年4月,在南漳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和帮扶下,唐兆贵投资三万元建立了100立方米尿液收集池和20平方米干粪堆积棚。
经过干湿分离后畜禽粪便,不仅不会污染环境,反而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源,因此,这些处理后的畜禽粪便由原来人人厌的污染源转身变成了人人爱的有机肥。
南漳县全县畜禽粪便产生总量约为214万吨,为推进养殖废弃物治理资源化利用,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实现绿色发展,当地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为“猪宝宝”建厕所、为肉牛建场床、为蛋鸡做楼房。截至目前,全县已有306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建异位发酵床88家、建同位发酵床106家、全收集全利用112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0%。
南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晓兰:下一步,农业农村局将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创新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营运模式,拓宽粪污利用渠道,处理好粪污还田利用与排污的关系。同时,大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鼓励支持推广使用畜禽粪便生产的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用量,提升产品品质和土壤有机质,创建一批有机、特色的地方农产品品牌。确保年底前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据了解,目前,我国畜禽粪污排放已经成为农业的首要污染源,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达到近40亿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2019年,我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要达到8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整省推进省(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