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独木桥,难。
水面上在一根竹子上行走,更难。
在贵州就有这样一个女孩,不仅能在水面的竹子上如履平地,还能昂首起舞。这个女孩,就是杨柳。
“说起独竹漂,很多人都不熟悉,独竹漂是发源于贵州省北部赤水河流域的一种民间绝技。原是当地人的水上交通工具,后来逐渐发展为当地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娱乐、比赛项目。‘赤水独竹漂’还被列入了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访一开始,杨柳就迫不及待地对记者“安利”起了独竹漂。
独竹漂俗称“划竹竿”,又称“独竹舟”。赤水河畔多种楠竹,两岸农民早年以原竹和竹制品作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卖竹换取油盐酱醋和布料等生活用品。竹农和放竹排人在没有公路运输的时期,运送竹材时多靠水运。他们将楠竹绑扎成竹排,再顺水将竹排龙漂放到下游多地。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划单棵楠竹的技艺。彼时,独竹漂一度成为两岸人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缘起赤水岸
“听老人们说,在战争时期,红军四渡赤水就曾使用独竹漂往来两岸。因为现在各种条件都好了,独竹漂就逐渐没落了,仅剩少数人用它锻炼身体。”谈及独竹漂兴衰,杨柳先是浅浅叹了口气,可话锋一转说道:“也正是因为人们用它强身健体我才与它结缘。”
“我奶奶一直是个独竹漂的忠实爱好者。小时候我身体不好,我奶奶就把我带去学独竹漂锻炼身体。那时候我才5岁。”杨柳说。
于是,在别的孩子四处奔跑玩耍的年纪,杨柳就在窄窄的竹竿上开始了自己的“漂流”生涯。幼时学独竹漂确实是苦的,无论冬夏,奶奶总是毫不妥协地带着杨柳顶烈日、冒寒风练习。脚下竹竿细窄,手上竹竿沉重。稍有不慎,掉进水里呛几口水都是常态,如果摔在竹子上,那就成了一次骨头和木头的强烈碰撞。竹子虽是圆润,却也难免有锋利的边角,一失足,身上被刮出个血淋淋的口子也是常有。可即便这样,她都竭尽所能地想要再次站在水面上。
“奶奶太爱独竹漂了,所以我想替她继续在竹子上走下去。”杨柳说。
竹上现微光
学习独竹漂的同时,奶奶还把杨柳送进了舞蹈班。可因为身材娇小,杨柳总是被安排在一旁放音乐,就连汇报演出,她都没能获得上台的机会。就在她倍感沮丧的时候,奶奶鼓励她去竹子上跳舞试试。这一试,杨柳就再也没停驻过脚步。
“当我颤颤巍巍在竹竿上第一次完成舞蹈动作时,身边的人都在鼓励我。那时候,我突然觉得独竹漂就是我的舞台。”杨柳说。
可陆地上的舞蹈终究是在平地上来回,在竹竿上起舞,真的不是一件易事。为了能够展现一段完整的舞蹈,杨柳得在舞房里把舞蹈跳得滚瓜烂熟之后才能站在竹竿上慢慢调整动作。“因为二者表演环境差异很大,所以舞蹈的每个细节和每个动作都需要在竹子上找到平衡,没别的办法,只能练。为了让舞蹈更有可看性,我还学了民族舞、现代舞和芭蕾舞。”杨柳谈笑道,“学着练着,我逐渐长大了。我慢慢开始明白独竹漂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着赤水两岸人民千百年的记忆,这时候,独竹漂开始慢慢走进了我的心里,让我想要把它当做一生追求的事业。”
尖角初露绽舞台
可独竹漂沉寂了太久,会的人少,认识的人更少。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独竹漂,杨柳紧抓每一次表演的机会,景区里、公园里,只要有水有竹,杨柳就能翩迁起舞。
就这样,慢慢地,杨柳和她的“水上演绎独竹漂”有了一些小名气,她有了去更多地方表演的机会。今年年初,她还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
“上次出去玩儿是什么时候?好几年前了吧。”当记者问及工作之余,杨柳这样回答道。
“我一有时间就会研究舞蹈,研究怎么融入新的东西,怎么创作新的作品。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做,就没有别人再做这件事了。我不想看着这项传统文化没落。我希望因为我的出现,能把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现代化表演和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喜爱,让老东西再绽光芒,让传统绝技打动人心,更希望它有一天能走向世界。”说起醉心的事业,她话中有爱、眼里有光。(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