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位于红河上游,这里峰峦起伏,沟壑纵横,红河绕县境北缘奔流而过,勤劳勇敢的哈尼族人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踏上这片土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连片的梯田。哈尼族生活在大山上,劳作在大山上,也就把梯田开垦在大山上。所以有人说,哈尼族是一个“雕刻”大山的民族。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一位和蔼的哈尼族老人——陈习娘。陈习娘说:“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和梯田是分不开的”,因为实际上她的名字就叫栽秧山歌,是在栽秧的时候所唱的一种民歌,属于四季生产调里面的春季调。
自古以来,哈尼族唱的四季生产调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贴近哈尼族人的生产生活。从哈尼歌声中,能感悟到哈尼族人的历史,了解他们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从第一次申报非遗以来,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价值就在于向世界证明我们东方也有多声部音乐现象。走进哈尼族的村子,墙体上画着哈尼族的农耕文化,这里的风景、这里所产生的一切事和物。“游客到我们这里很直观地可以看到我们哈尼族的很多文化现象”,“通过这样的展示,让世界或者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哈尼族一路走来的文化”,红河县基层文化工作者李白章说道。“哈尼古歌是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的。”陈习娘对徒弟们说,“哈尼古歌很有价值,对于我们来说就像饥渴时需要水一样需要她(哈尼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