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走进新时代,“新理念”“新路子”“新变化”“新成就”成为吉林干部群众口中的热词,化作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的生动实践,凝结为吉林追梦之旅中奋勇前进的信念和对更加美好未来的期盼。
“吉林之新”体现在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的真抓实干中。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齐抓共建下,吉林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700亿斤,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6500家,近50%的玉米、80%的稻米、60%以上的畜禽产品经过加工转化。作为我国重要粮食基地,吉林正在从原粮生产向品牌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与智慧农业、网络电商融合,加快农业经营主体改革,在黑色沃土上打造更加“高大上”的金色粮仓。
“吉林之新”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路上。2019年6月,“吉林一号”第13颗卫星升入浩瀚太空。至此,“吉林一号”星座卫星先后为政府、行业用户和高校院所等提供了两万余次高效高质的遥感信息服务,带动了吉林光学制造、精密加工、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吉林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减乘除”一起做,新兴产业迅速成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5%。
“吉林之新”体现在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中。2017年以来,吉林省政府先后公布9个清费减负通告,推出减免涉企收费措施达72条;2019年颁布实施的《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向市场主体释放出更多利好信号。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吉林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辅相成;推进“放管服”“只跑一次”改革,取消、放权比例达30%,为市场主体提供“阳光雨露”式的服务。
“吉林之新”体现在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显著提升中。每年承诺办好的民生实事逐一践诺:37.6万户“无籍房”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就业质量全面提升,健康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推进,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在脱贫攻坚战中,贫困人口从70万减少到7.8万。
“吉林之新”更体现在一串串反映70年翻天覆地历史巨变的数据中。2018年吉林GDP实现15074亿元、人均55611元,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168倍、363倍;民营经济比重达到52.3%,与18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吉林投资建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比全国高1.5岁。
在即将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将首次设立并由东北亚各国政府参与筹办东北亚国家形象馆、首次设立康养产业馆、首次设立东北振兴与对口合作馆、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品展区……“吉林之新”将再次展现。吉林,正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朝着美好未来不断迈进。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2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