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8月15日消息(记者陈欣)贲德,我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81岁,吉林省九台市人,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期从事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为我国研制相控阵预警雷达、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做出了重大贡献。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光华基金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的老家是东北地区的吉林省,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
1938年,当贲德老人出生时,中国东北三省还处于日本侵略者的黑暗统治之下。但幸运的是,当他开始上小学的时候,家乡已经得到解放。
“我的家乡是1947年成为解放区的。解放以后我开始上学。1951年小学毕业。当时,学费很少,如果家庭困难的话,学费还可以免收。”
从沦为“亡国奴”,到走进解放区的课堂学习新知识,贲德的个人命运,正是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变化,获得了新生。1951年,小学期间年年考第一的贲德,被保送到县城唯一的一所初中学校。
“我们家离学校有20里地,如果要住宿的话,需要交伙食费7.5元。可那时候家里面很穷,哪有7.5元啊?”
学费可以减免,但住校的几元伙食费,还是难住了有四个孩子的农村家庭。
“我父亲当年就对我说,能不能念就看你自己,他的意思就是,你如果能吃苦,不住校,你就可以继续上学。”
“吃苦”,并没有吓倒十几岁的小贲德。每天往返40里,他披星戴月,跑步上学!
“那时候,天不亮,我就离开家往学校跑,到了学校就上课,放学后就赶紧往家跑,等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当年哪有钱去买鞋啊?我就穿着我母亲做的布鞋来回跑,没几天时间,鞋上就磨出一个洞。后来我舍不得穿鞋走路,出门不远,我就把鞋脱下来,光着脚往学校跑,快到学校了再把鞋再穿上。当时我就想,只要有机会念书,再苦再累好像也不怕!”
在“奔跑中求学”的贲德,仿佛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代中国人“奋发图强”的缩影。1957年,贲德高中毕业,考上著名的“哈工大”。他当年的人生目标是:“学得文武艺,服务新中国”!
“到了高中以后,学校就有了助学金。到了大学以后,我就完全是靠助学金念下来的。哈工大的学风一直很好,我记得那时候一到周末,我吃完早饭就到图书馆去看书,一直读到晚上。那时候,我就想,国家培养了我,我就要为国家做贡献,这是最朴素的想法。”
在“哈工大”学习期间,贲德一门心思汲取知识、储备能量。5年后,他被分配到了一个叫“14所”的单位。现如今这个单位全称为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它一直是我国雷达领域大名鼎鼎的地方,是新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和领军者。
“我参加工作以后,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个是研制相控阵雷达,一个就是研究脉冲多普勒雷达。这两项技术,应该说在雷达领域里边最重要,而且是最实用的技术,支撑着我们国家目前所有的雷达技术。”
从“中华神盾”驰骋大洋,到先进战机超远程打击,再到打造坚固的空防体系……负责探测预警、引导打击的雷达,是重要核心。也正是在贲德院士和他的团队多年努力下,当今中国雷达的性能水平,在全世界都位于前列,不容忽视。
在本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电科十四所不仅带来一系列的预警雷达产品,第二天又发布了“五大作战预警体系”,吸引了国内外的专业观众……
一项又一项重要成果固然令人欣喜,可又有多少人了解这一路走来的的艰辛。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雷达事业,几乎是从零起步。上世纪60年代贲德来到14所工作时,不少领域也还是处于空白。当时上级明确要求他们,要服务“两弹一星”工程,让中国挺直脊梁。就在这时,贲德这位从“哈工大”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单独受领了一项紧急任务。
“我到14所工作后,领导叫我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搞一种专用仪表,主要用途是,保证导弹、卫星能够进入预定轨道。这种仪表,当时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只能自己做,可是当年我对这种仪表,一点概念都没有。”
从哪里突破呢?他日思夜想,最终还是从一本俄文专业书中找到了灵感。
“我如果是不通晓俄文,这个事可就麻烦了。拿到这本俄文书时,我记得是7月份。拿到书以后,我马上从哈尔滨到了南京,从冰城到了火炉。那段时间里,我每天就读这本俄文书,从早晨看到深夜,夏天坐在床上,把脑袋伸到蚊帐外面看。用了两个星期,我就知道,这个振荡器应该怎么做了。”
贲德初生牛犊,一炮打响,顺利研制出了高精度振荡器。很快,更重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
“上级让我搞世界上最新的相控阵雷达,也就是防御弹道导弹突然袭击的雷达。之所以要搞这种雷达,目的就是,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首都北京!可是,相控阵雷达是60年代初世界上才出现的,一般的书本上不可能了解到。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还没有这种雷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放慢,科技水平不高,完全靠我们中国自己研制全新的相控阵雷达,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贲德和他的同伴们不信邪、不服输,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日以继夜地向着目标发起了冲锋。
“相控阵理论上比较艰深,雷达技术也比较复杂。我们首先从原理研究起。通过原理研究,找出它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然后进行攻关,解决关键技术!关键技术解决了,就开始严格地按照科研程序办事,进行雷达研制。研制方案定了以后,就开始设计、加工生产。当年,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研究所进行总动员,人员全都三班倒,日夜兼程来干这个事。”
现如今,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八层楼高、雷达阵面有两个半篮球场大小的“巨无霸”建筑。这里现已成为许多军事爱好者向往的一个探险圣地。之所以叫“探险”,是因为那里山高荒凉,与世隔绝。而当年的贲德,却在这里奉献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我在那八年时间,跟家里面根本没法联系。那时候,我一心就想把雷达的事情干好,从不计较一些条件。”
在退役前的几十年时间里,这座代号为“7010”的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用近万个“电子眼”时刻不停地扫描着遥远而广阔的天际,使我们国家清晰瞭望空中情况的距离,足足延伸了数千公里,为保卫国家的安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年,美国天空实验室坠落,还有苏联核动力卫星陨落,世界上很关注,我们利用自己研制的相控阵雷达,准确地报出来,是什么时间,掉在什么地方。当时在国际上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应该说世界上有有这种能力的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苏联,再一个,就是我们!”
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后,贲德功成名就,他本可以在熟悉的相控阵领域继续深耕细作。可就在这时候,上级又给他下达了新的任务。
“突然让我搞机载雷达,最新的叫脉冲多普勒体制雷达。研制这种雷达很不容易,美国也是用了近20年才从理论变成了实践。”
从研制八层楼高的“大家伙”相控阵雷达,一下子要去研发可以塞进战斗机机鼻子里的“小精尖”,转型的步伐不可谓不大,再加上相控阵和脉冲多普勒原理完全不同,贲德最初迟迟下不了决心。
“我当时跟领导说,您是征求我的意见还是组织决定?你要征求我意见,我真不一定愿意干这个事。因为我搞地面雷达,就好像从事桥梁建设的一样,我已经建过长江大桥,以后再搞小河小江的桥,根本不在话下。但如果要搞这种最新的机载雷达,我从没有干过。”
领导的答复很明确:这是上级组织决定。一听是组织决定,贲德的答复也很干脆:坚决服从。几十年来,贲德早已经发自内心地把祖国的利益放到最高位置。
“一般来说,敌方从低空入侵都是在下边,它要求把雷达放在飞机上要往下看。但那时候,我们国家已有的机载雷达,它根本不能往下观察,没法用于打仗,所以急需研制脉冲多普勒雷达。当时我们国家也想从外国买,但是需要一千万美元,而且还附加政治条件。说白了,人家根本就不想卖给你,完全受制于人。这个事很气人!”
眼看自己的国家生生地被别人“卡住了脖子”,一直怀揣报国之心的贲德,拼尽全力要掰断别人勒紧的手腕,为中国人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我们十院的总工程师见到我时说,你就准备脱几层皮吧。研制期间,我去向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汇报。汇报到中午时,他说你就别走了,今天中午咱们喝‘断头酒’,意思是,如果这种雷达你搞不出来,就要‘杀头’!虽然这是饭桌上的话,但是我理解,这个话的分量还是挺重的。整整10年时间,我一点不夸张,我没休息过星期天,没休息过节假日,就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
十年后,该型雷达鉴定会通过当天,贲德住进了医院,体重下降15斤,心肌炎、心脏早搏等接踵而至。然而,祖国母亲被解开枷锁的喜悦,已经远远超过自己身体上的痛苦。
“十年寒窗苦,平地一声雷。这个雷达做出来了,提高了我们战斗机的作战能力。说起来,1957年高考时,我考上大学,被录取到哈工大,在乡下那真是绝无仅有的,我自己高兴,别人也很羡慕。但这次把机载雷达做成功了,我的心情比考上哈工大,还要高兴!”
时任国家领导人用的“争气”这个词,是对贲德报效祖国的最高评价。
“他知道这个事做成了,就打电话来祝贺:别人不卖给我们,现在靠自己力量把它搞出来了。你们搞了一部‘争气雷达’!”
“这两年我有意识地减少外出。前两年,我一年坐100次飞机,东奔西跑……我想,不管什么条件下,自己都要刻苦努力,要多做事情,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记者在南京电科十四所见到贲老时,他刚刚从北京的学术会场返回,风尘仆仆。81岁的老院士,至今还在为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奔波操劳、拼搏努力。
“如果墨守成规,还搞什么科研?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新事物,我想这是最基本的一种素质。”
如今,贲德和他所从事的中国雷达事业,已经从跟跑、并跑向领跑前进。现在,他和他的团队正瞄准性能更先进的某新型雷达奋力攻关,他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让祖国母亲的眼睛能够看得更高、更远、更清晰。
“虽然很多国家都在努力,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把它做出来。我们也在努力之中。”
眼下,他还带着多名研究生,博士就有十几个。说起雷达事业的未来,他的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殷殷嘱托。
“有句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我想,现在的年轻人眼界很开阔。如果要想有更大作为,重要的是,他们要有吃苦精神,再一个,不要好高骛远,同时还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这些年,他几乎跑遍了江苏省的各个地方,给学校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意识。
“记得我去扬州市江都县小学作过一次报告,同学们后来反馈说,他们原来都是想当明星,现在他们改变想法了,都想当科学家。从这个事情上,我想,普及科学知识,要从孩子抓起,一定要让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当记者谈到这两年我国相关科技领域再次遇到“卡脖子”的挑战时,这位当年与国外强手掰过手腕的科学家,毫不气馁,并且很有底气、充满信心。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中国。目前我国的科技界和雷达领域是一样的,好多项目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再一个,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今非昔比。现在我们国家只要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关键领域,我们就可以集智攻关,集中人力、财力,可以说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我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