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村村有产业 户户有项目——山西繁峙精准产业脱贫纪实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太原8月9日电 题:村村有产业 户户有项目——山西繁峙精准产业脱贫纪实

  新华社记者 解园

  山西省繁峙县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繁峙坚持贯彻精准扶贫方略,狠抓特色种植,研制中药材饲料,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十大精准脱贫产业;通过施行“一户一策”帮扶举措,贫困户户均产业覆盖2.5个以上,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

  先算账 后播种

  “长期以来,村里以种植玉米为生,收成好的时候,每亩地的利润也不过五六百元。”繁峙县大营镇老泉头村党支部书记崔坤德说,由于繁峙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备种植其他作物的良好基础,“通过考察,我们引进利润高的蔬菜,收入是种玉米的3倍!”

  账算起来简单,但要改变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种植习惯,村民们还是有些犹豫:缺乏种植技术,收成无法保证,更担心的是,没有销路怎么办?

  为打消村民顾虑,繁峙县采取“产业+园区+农户”的模式,引进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采取订单种植,强化企业、农户与市场的利益联结。

  晋鲁诺佳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脱水蔬菜生产企业,2016年入驻老泉头村,解决了该村全部贫困户的打工,吸纳周边村庄劳动力600多人,辐射带动全县超过3万亩的蔬菜种植。

  在老泉头村的菜地里,记者遇到村民张小明。“原来种了20亩玉米,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收入也不到两万块钱。”张小明说,现在流转了十几亩土地给公司,加上每天在公司上班挣的钱,1年能有三四万元收入。

  繁峙县还依据不同村镇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引进了藜麦、谷子、黄花菜等作物。截至2018年底,全县引进的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已经占到总播种面积近7成,成为覆盖贫困户最多的特色产业之一,带贫1.85万户,户均收入超过5000元。

  养牛脱贫 打造“牛”品牌

  繁峙县农发村是移民村,人均耕地不到1亩。刚迁移过来时,由于没有固定生活来源,一些村民又回到山里生活。

  考虑到耕地短缺和村民原有的养牛习惯,繁峙县加大对养牛产业的支持。2016年,购买一头牛的市场价为8500元,各级政府、企业补贴后,村民只需自筹5000元。

  农发村第一批购进的85头牛收益喜人,带动不少群众加入养牛行列。有些贫困户拿不出钱,村党支部书记郝常喜便用自己的牛做担保,保证每户村民都能贷上款。

  现在,农发村养殖肉牛2035头,户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一的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说养牛让村民们脱了贫,中药喂牛则让繁峙县的养牛产业迈上“新台阶”。

  “依托本地黄芪的道地性和形成规模的养牛产业,我们正在开发黄芪饲料。”山西道地药材资源开发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梁泰刚说,用黄芪喂养的牛更健康,牛肉品质更高。

  天河牧业在2018年7月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开展黄芪饲料喂牛,目前形成700余头的养殖规模,牛肉质量达到欧盟活牛出口标准。天河牧业负责人刘六六说,黄芪肉牛的售价比普通肉牛高30%以上,去年公司的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元,“目前还在改进饲料配比、提升产品质量,最新试验成果得到权威机构认证后,将向农户推广,并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将繁峙黄芪肉牛打造成全国知名产品。”

  务农又务工 脱贫多门路

  近年来,为了承接京津冀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繁峙县专门成立了“手工业办公室”,并制定了代缴房租、建厂补贴、运输补贴等优惠政策。目前已经引进了60多家企业。

  为加快脱贫步伐,繁峙县着力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培养为技术成熟的产业工人。

  “为了保障务工人员的基本生活,在6个月的培训期内,县里和企业给予参训人员每人每月1000元补助。”繁峙县手工业办公室副主任高磊说,一名工人就业就能带动一户家庭稳定脱贫,他们按照“县有园区、乡有工厂、村有车间”的规划,将扶贫产业办到贫困户“家门口”,方便工人照顾家庭的同时多一份收入。

  徐青花是繁峙县第十一扶贫工厂的工人,以前唯一的收入就是家里种的4亩玉米,每年最犯愁的就是孩子们的学费。“我现在每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工作起来特别有干劲儿。”徐青花说。

  记者了解,繁峙县还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了十大精准脱贫产业。目前,这些产业覆盖211个贫困村,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