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境内高山林立,沟壑交错,奔腾的大渡河水穿城而过,300多年历史的泸定铁索桥横跨两岸。1935年5月,中央红军就是在这里惊险奇绝地夺取泸定桥,突破了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系列报道《新长征再出发》,今天推出《勇士》。
央广网成都7月20日消息(记者韩民权)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关第一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泸定桥长100米,由13根碗口般粗的铁链和木板构成,是天险大渡河上曾经唯一的渡桥。
虽然脚踩木板,手拉铁链,却依旧十分摇晃,望着脚下湍急的大渡河水,84年前那场战斗仿佛又回到眼前。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在安顺场成功强渡大渡河。然而,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追击,加上大渡河水流湍急,无法架桥,仅靠缴获的三只小船,三万红军将士难以在短时间内渡河。危急之下,夺取泸定桥,成为中央红军主力迅速转移的唯一生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讲解员杨菲菲介绍:“因为追兵快到了,时间不够,所以毛主席抉择要求两路军沿大渡河而上,相互策应,夺取泸定桥。泸定桥就成为了红军的唯一一线希望,也成为了红军的背水一战。”
按照计划,中央红军分为左右两路纵队,夹河北上,而夺取泸定桥的任务,交给了左路纵队开路先锋红二师四团身上。临危受命,红四团战士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在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的率领下,他们在大雨中,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三天奔袭160公里,并一路击溃敌人阻击。然而,就当他们抵达泸定桥西岸时,困难再次摆在了眼前。“战士们的体力已经接近极限。他们到达泸定城后,发现泸定桥上的桥板所剩无几,13根铁索链悬空摇晃,让人看见后不寒而栗、胆颤心寒。”杨菲菲说。
在河西距离泸定桥1公里外的一座天主教堂,泸定县党史专家、81岁的董祖信老人告诉记者,为了一举攻克泸定桥国民党守军,让大部队顺利渡过光溜溜的铁索桥,红军当年在这里召开了战前动员会,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红军战士们纷纷写下请战书,争当突击队员。
董祖信告诉记者:“作战计划,第一是时间,决定在下午4点,要等各种武器,重机枪、炮这些都到了,能够把大渡河东岸的火力全部压制的时候;第二,选好了22勇士,政治可靠,身体素质好,能够胜任爬铁链子匍匐前进。第三,借来的桥板由工兵连铺起走。”
中央红军一路击溃守敌,成功夺取泸定桥,打赢了这场奇绝艰险的战斗,彻底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利用大渡河天险歼灭红军的意图,打开了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通道。
沿着大渡河向南,距离泸定县城30公里的兴隆乡兴隆村,记者见到了瑞金籍老红军孙名山的孙子孙贤荣。1935年5月29日,孙名山在石门坎战斗中身负重伤,而这场战斗正是为飞夺泸定桥保驾护航。
孙贤荣回忆说:“我们当时还小,我只记得我们爷爷脚上是没有肉的,他的腰上、背上到处都坑坑洼洼的,直到我们爷爷死的时候,弹片都没取出来。”
孙名山1934年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期间担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三营尖兵营代理营长。1935年5月,为了策应红军夺取泸定桥,孙名山所在的大渡河右路军,在行进到泸定县境内石门坎时,遭到国民党二十四军曾子佩营的阻击。在双方激战过程中,一颗手雷在孙名山身旁爆炸,弹片钻进了他的腰部和腿部,7处受伤,被紧急抬到山下的兴隆街上。
孙贤荣说,当时看着伤员多、担架少的情况,爷爷没有顾及自己,而是命令战士先把伤员抬走,自己骑马跟进,可是连上数次,都因坐不稳而重重地摔了下来。直到最后,为了减轻部队的压力,他请求党组织把他留在兴隆。“我们就是听父亲、老辈讲,说爷爷很坚强,可能一生之中只流过两三次泪,第一次就是他负伤,不能跟随大部队走的时候,他流着泪对他的警卫员说,‘我已经不行了,骑马都不行了,你还年轻,你活着能走出去一个,就是给革命带来一个火种。’”
硝烟散去84年后,如今的泸定一派安宁祥和。在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内,二十二勇士丰碑傲然伫立。虽然英雄碑上大多无名,但红军迎难而上、坚韧顽强的革命精神一直在这里代代相传。
孙贤荣说:“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和他们给我们传下的,第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永远跟党走,踏踏实实跟党走;第二是干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三是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堂堂正正,明明白白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