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6月11日消息(记者刘梦源)俗话说,每个精锐部队的背后,都有一个“不能惹”的炊事班,而很多人对炊事班的了解,都是来自于影视剧。在大家心里,炊事班的生活非常轻松,每天面对三尺灶台,围着柴米油盐。但事实上,炊事兵的责任和使命,也非常重要。
张启立,今年29岁,是武警甘肃省总队甘南支队某特战中队炊事班的一名三期士官。该中队驻扎在海拔3000米的甘南高原上,多年来,中队官兵始终发扬当年红军途径此驻地时留下的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官兵忠诚血脉。据了解,该中队多次被上级表彰为“先进党支部”和“基层建设先进中队”,被甘肃省委表彰为“甘肃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十多年前,张启立从武警天津总队抽组到甘南,从海滨之城走上雪域高原,他没有一句怨言,立足本职岗位、克服困难,努力钻研炊事技能,在后勤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一年。
采访中,张启立告诉记者,初来甘南高原,他就发现单位的条件非常简陋。对比在天津使用液化气的现代化炊事班,甘南的炊事班没有排烟机,灶台是烧煤的土灶,每当做一些油烟大、味道辣的菜,就会被呛的眼泪直流。这里条件艰苦的程度,是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他没想到的。
据了解,张启立是家里的独生子,父亲在他十岁时因病过世,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养长大。他选择留在雪域高原的时候,心里对妈妈有许多的愧疚。
后来,妈妈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我在家把身体照顾好就是对你最大的保障,你在部队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妈妈的一句话打消了他的顾虑,也让他更安心的留在了雪域高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采访中,张启立告诉记者,炊事兵在他的心里,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因为,一个好的炊事兵能顶半个指导员。“战友吃饱了才不想家,才能好好训练。我想的不仅是让战友吃什么,我还想着怎么样才能让大家吃好。”说起这句话,张启立的神情里充满了使命感和自豪感。
然而,怎么样才能让大家吃好这个问题,也让张启立费了不少心思。根据后勤标准,每一个中队配两口锅,一顿饭要做6个菜。如何把握做菜的先后顺序,怎么样让战友们训练回来吃到最可口的饭菜,都是张启立每天思考的问题。
张启立告诉记者,部队是一个大家庭,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口味也不一,比如,南方同志吃不了太辣的饭菜,而四川同志又只愿意吃辣的。为了照顾到每个同志的口味,他选择了“口味穿插”的做菜方式,把辣味和清淡的口味相结合,保证每天的餐桌上,至少有两到三个菜品,是战士喜欢的。
解决了战友们的口味问题,又有了新的难题。由于高原不像内地的食材那么丰富,可以做的菜品样式也相对稀少。为了让大家吃的丰富,张启立经常在手机和书籍上查看烹饪的教程,去别的单位交流学习时,只要看到好的菜品,他也会记下来,回来后会反复研究,根据成本和在部队的可行性,再做一些新的改革。溜肉段、地三鲜,四喜丸子、虾饺都是张启立根据实际情况而创新的菜品。
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的张启立在刚接触炊事班工作的时候,对菜品的追求并不高,在他心里,只要把菜做熟就行。他告诉记者,当时中队有一个湖南籍的老班长曾多次提醒他,做菜得精细,不要太粗糙。而他并没有把班长的话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次,班长对他说:“伙食就是官兵战斗力的保障。我们做出的饭是要让我们的战友去享受的,而不是去完成任务,更不是去喂猪的。”班长的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张启立的心里,从此以后,张启立在思想上对炊事兵这个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他不再为了完成任务去做饭,而是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到对菜品的细化工作上。当他看到战友们把精品饭菜吃到嘴里时开心的样子,他感觉付出再多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
“从我手里出来的菜品,我都要做到能对得起我的良心,每一道菜我都是用心的。“
扎根在甘南高原的官兵,立足本职岗位,或者用“高原情怀”滋养青春,用“大山精神”激励自己。他们把“雪域卫士”的精神汇聚成一条绵延不断的红色文化长河。他们的生命因为忠诚,像大山一样,巍峨磅礴、守望风雪、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