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历史传承

非遗华州皮影成就人类偶戏的“千年之恋” 发布时间:2019-05-29 来源:光明网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5月26日电(记者孙波、梁娟、姚友明)平均年龄超过75周岁的5名中国老人,操纵包括人声在内的18种以上的乐器以及多个皮影,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张桥村的剧场里为大家献艺。这个皮影表演团队,已经在一起合作搭档了20多年的时间。

  “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76岁的皮影艺人吕崇德唱腔时而婉转哀怨,时而又雷霆万钧。唱念做打间,他熟稔地运用着生旦净末丑的唱腔一人分饰多角,将一则千余年前的唐朝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皮影戏俗称“灯影子”,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民俗专家刘高潮介绍,皮影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成为一种戏曲表演形式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公元十三世纪初,中国影戏开始传播到南亚、阿拉伯地区。2008年,华州区被命名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2011年,皮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华州皮影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融合。华州皮影经过刮、磨、洗、刻、染、缀等24道工序精工细作,一件成品需要刻三四千刀才能做成。雕刻采用“推皮走刀法”,刀不动,来回推动牛皮,皮影刀口圆润、线条流畅齐整。

  表演方面,华州皮影团一般只有5人组成,前声是指挥和主唱,签手负责在屏幕后操作展示皮影,此外,还有上档、后槽以及下档等角色。“传统的华州皮影少一人演不了,多一人用不到。”刘高潮说,千百年来华州皮影戏以其造型丰富优美,雕刻细腻多变,染彩绚丽厚重,唱腔动听委婉而兴盛不衰。

  想要学习华州皮影戏并非易事。吕崇德介绍说,学徒首先就是要学会操月琴、打手锣、边鼓,仅月琴一种乐器,就要学习三年左右的时间。一般的皮影学员都是按照前声来培养的,前声这一位置要掌握男女老少的不同唱腔,背诵大段大段的剧本和对白,所以淘汰率很高。

  “皮影表演难学,收入不高,吸引不了年轻人。我们都老了,现在最大愿望就是要多培养一些非遗传承人,也希望年轻人的加入,不断创新剧本和表演形式,将这些绝活世代传下去。”77岁的签手刘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