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老百姓最期盼的,就是我们该做的” 发布时间:2019-05-29 来源:光明日报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基层蹲点调研

  光明日报记者 陆先高 耿建扩 陈元秋

  5月22日,燕山深处的于营村已略显炎热。36℃的天气里,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吕晓勋的心中更加火热。经过1个多月的筹备,村里的10多亩秋葵正式开栽。一株株绿色的嫩苗迎着艳阳,喜悦在每个人的脸上洋溢。大家都坚信,数月之后,这些绿叶子将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叶子”。

  900多人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自然资源匮乏;农民收入80%以上靠种植玉米和外出务工;建档立卡贫困户将近1/3……过去,于营人只能靠天吃饭,面对贫困几近束手无策。如今的于营村,立足自身实际,内外齐发力,2018年底整体告别贫困。

  从滦平县城出发,驱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于营村。只见一条南北主路像树干一样伸出去几条枝蔓,连着几条小山沟。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于营村却长期成为一个“发展盲区”:离县城虽近,但自身没有任何产业,无法形成发展链条;县里一些好的项目,往往也优先给了距县城较偏远的村乡。

  对大多数村民来说,家里的全部营生只能指望着几亩玉米地。心有不甘,想做点别的,却苦于村里没有机会。“年轻人还能去城里打工,我们年纪大的到哪儿人也不要。”64岁的王桂兰谈及过去,不由叹了口气。

  王桂兰是穷惯了的人,她的日子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早些年,王桂兰去县城集市上买猪膘熬油,还被笑话,“买猪膘都是一斤起,哪有买半斤的”。后来王桂兰的丈夫又病倒了,花光仅有的积蓄不说,还欠下3万多元外债。王桂兰说,衣服可以穿旧点儿,吃的可以自己种,但“一摊上病,这天就塌了”。

  69岁的孙国忠面临的困境比王桂兰更严重。20年前,他的一条腿因病截肢,老伴张玉连多年前也因病导致听力严重下降。劳动能力有限的老两口,就此陷入了贫困。“我这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盖的,40多年了,改造前跟个‘黑窑洞’似的”。

  贫困户的困境亟须解决,于营村的现状也亟须改变。近几年来,滦平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点解决的“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4个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逐村选派工作队,逐户安排责任人,为每一户贫困户量身定做脱贫攻略。

  滦平县是人民日报社的对口帮扶县。2018年8月,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吕晓勋来到于营村担任村第一书记。此前虽然没有做过农村工作,但他相信,“脚上有泥,心中自然就会有底”。走街串户,“扫街”搜集民意……无论是抱怨,还是希望,在吕晓勋看来,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就是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

  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吕晓勋手绘了两张涵盖4个自然村的“于营村引导图”,标注出每一位有房农户的姓名、位置、所属小组,以及是否常住。两张引导图被放大打印后,贴在村部办公室,极大地方便了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

  “带红框的代表2018年脱贫户,带蓝框的代表往年脱贫户,紫色框的代表低保、五保、重病、残疾户,绿色的代表一般户,黑色半框代表长期不在村”,在村部办公室,吕晓勋详细介绍了图中的示例。通过这两幅引导图,贫困户的姓名、状况一目了然。

  发展产业,是帮助老百姓脱贫的关键。2018年以来,于营村抓住发展契机,依托县里“一地生四金”模式(组织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扶贫资金或贷款入股龙头企业变股金,就地打工挣佣金,盘活资源入股合作社变现金),以提升贫困户内生动力为根本,不断激发老百姓自主致富能力。积极联系村内6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公司晶润能源提供就业岗位,村里超过200人次在企业务工,人均月增收3000多元。引进碧桂园公司建设26亩绿色产业苗木培训示范基地项目,帮助46户村民实现增收,其中建档立卡户14户。村民流转土地得租金,打工就业得薪资,还能学到实用的苗木管理技术。针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参与县龙头企业入股分红,年增收至少600元。此外,在县里支持下,村里还为建档立卡户设立了保洁员,防火护林员,巡河、护路、治安公益岗等岗位,每个岗位年补贴至少3600元。种种举措,使得全村老百姓基本都能在项目里务工、在家门口就业。

  产业扶贫为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带来了希望。得知村里公益岗要招工,王桂兰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过去,岗位每月有400元的收入。她还经常到村里的苗木基地做做零工,一天能挣个百八十元。“能在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老伴儿,我感到有使不完的劲儿。”王桂兰说。

  产业扶贫不落一户,孙国忠老人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2018年,孙国忠和张玉连总收入超过15000元。也是在2018年,于营村还争取到了县里多个部门的帮扶资金,为贫困户修危房,改厨改厕。记者走进孙国忠家,映入眼帘的早已不是他口中曾经那个“黑窑洞”了。院内地面进行了水泥硬化,墙里墙外重新粉刷,原本沾着煤灰的灶台全部贴上了瓷砖,抹布一擦,光洁一新。原本漏风的窗户也换成了结实耐用的铝合金窗户。张玉连高兴地把家里的几十张旧照片重新拿出来挂在明亮白净的墙上。“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一件件都暖在心里。”孙国忠说。

  在于营村,更多的“王桂兰”们、“孙国忠”们获得了新希望。55岁的防火护林员冼国明一大早就来到村部,换上制服,准备一天的工作。“过去只想着混一天是一天,现在在家门口有活干了,我一定要把自己身上这份护林员的责任担起来。”后山顶上的光伏海洋里,村子中部的苗木基地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不断。用村民孙英的话说:“以前,日子是一天天挨过来的;现在,是一天天奔着走的。等是不行的,忙起来才能有出路。”

  上个月,为了帮助村民进一步了解秋葵的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村两委与滦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合作,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讲授秋葵栽培技术,化解技术障碍,鼓足脱贫的信心和积极性。讲座的头天夜里刚下了一场雨夹雪,早晨的气温陡降至零摄氏度,但这一切都抵挡不了村民的热情,村部对面的小学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边听边记,时而举手提问,大家似乎有着问不完的问题。从如何打垄到栽种间距,从地块到育苗,培训专家齐作青详细讲解,还到地里现场示范。滦平县职教中心成教部主任于振兴说:“扶贫干部有能力,村民们有需求,我们有技术,我相信秋葵一定会为于营村打开新的致富大门。”

  日前,经过与北京一家设计公司的多次沟通协商,于营村未来的整体建设规划方案基本确定下来。村民广场、林荫绿廊……一个个新地标跃然纸上,一个既有颜值、也有内涵的幸福村落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习近平总书记与身在于营村的吕晓勋进行了连线交流,有亲切问候,也有谆谆激励。

  “总书记叮嘱我们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吕晓勋说,“总书记的话好温暖,一字一句我都默默烙在心里。老百姓最期盼的,就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我们一定会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光明日报》(2019年05月28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