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历史传承

京韵大鼓佳音妙,鼓声曲转万古传 发布时间:2017-06-16 来源:央广网

  曲艺的传承·京韵大鼓

  提起京韵大鼓,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骆玉笙先生的一曲高歌,使京韵大鼓迅速火了起来。

  京韵大鼓,是一种使用北京方言演唱的北方曲艺,在中国曲艺行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一代宗师刘宝全先生将它改用北京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又吸收了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了一个专唱短篇曲目的新的唱腔,这就是京韵大鼓。2008年,京韵大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京韵大鼓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三大流派。其中刘宝全的造诣最高,有“鼓王”之称。

  京韵大鼓演员 刘宝全

  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骆派”这一女子唱腔流派,因此独树一帜。“骆派”京韵大鼓的创始人就是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她自幼跟随养父母漂泊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4岁起开始和养父一同演出杂耍,后改学京韵大鼓。最初宗刘宝全刘派,又集白云鹏和白凤鸣之长,逐渐形成“骆派”。她的演唱特点是音域宽广,音质醇厚,韵味浓郁,善于抒情,尤其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观众誉为“金嗓歌王”。代表作有《剑阁闻铃》、《子期听琴》、《丑末寅初》、《大西厢》等等。

  “骆派”京韵大鼓创始人 骆玉笙

  谈起和京韵大鼓的缘分,骆玉笙回忆道:

  “我很爱好京戏,原来是唱京戏唱老生的,也特别爱好曲艺,当初听过刘宝全的,听过白云鹏的,也听过张小轩的,这是三大名师。因为爱好曲艺,我从17岁改学了大鼓,就不唱京戏了。”

  如今,骆玉笙等一批前辈名家陆续谢世,如何使京韵大鼓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既是曲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京韵大鼓的课程,努力使传统音乐进入学校课堂。实践证明,这对于京韵大鼓等传统曲艺的活态传承,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去年,谭维维的一曲《数人玩》中加入了京韵大鼓的元素,可谓是当代青年人对传统曲艺京韵大鼓的传承和创新。

  谭维维《数人玩》

  关于京韵大鼓的传承与创新,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春爱曾经在采访中说到:京韵大鼓本身就是比较小众的一种曲艺,不能为了“创新”而丢掉最精髓的内在。要坚守传统的阵地,就像做一道菜,不能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把汤底全换,而是要研究如何把菜做得更好吃,更吸引人。

  文化传承依靠少数人是难以完成的,它需要的是众人拾柴,群策群力,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才能让中华文化瑰宝绽放耀眼的光芒。

  播讲人:阿龙(卢文龙)

  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著名民俗学者。

  曾主持节目:《这里是北京》、《阿龙说北京》等。

  中国腔调

  展现中华传统文化无穷魅力

  思考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采编:刘琳 胡冰

  录音合成:李晓东

  制作人:赵宇

  编辑: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