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军事天地

全军部队已助2061个村、43.7万群众脱贫 发布时间:2019-05-19 来源:人民日报

  在前不久举行的军队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记者获悉:全军各部队发挥自身特长,综合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已助力2061个村、43.7万名群众脱贫摘帽。

   

  随着驻新疆某师帮扶引进的合作养殖社项目的实施,新疆和田县巴拉玛斯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不足2000元增加至8357元;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结对帮扶西藏米林县医院,每年选派专家骨干蹲点3个月以上;南部战区陆军引导南宁市西盛村村民发展黑山羊养殖项目,帮助这个村年均增收20余万元……在脱贫攻坚的特殊战场上,人民军队是一支重要力量。

  蓝色光伏板,

  开启产业脱贫路

  朵朵白云下,蓝色的光伏板发出绚丽光彩。这座光伏发电站的背后,凝聚着军委后勤保障部官兵的智慧和汗水。

  革命老区陕西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柿村,在2016年前,贫困人口124户443人。“那时村里穷,外边的姑娘一听是柿村的,都不愿嫁到咱这儿……”村民郭涛至今难忘那段艰难的岁月。

  2016年9月,军委后勤保障部将柿村选为定点扶贫村。红色土地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后勤保障部决定利用柿村优厚的光热条件和当时国家的补贴政策,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这一项目既有经济价值又绿色环保。而且,电站建起来后可以保障电力引水,为养殖种植提供灌溉用水,不用再担心农作物干旱了。

  然而意见一提出,就引来不少反对。村民对于建光伏电站能否有收益还很不确定。为了打消群众的疑虑,扶贫干部、联勤保障部队某部政委高海科俯下身子入乡随俗,从请教耕种学问开始,与村民拉家常,慢慢与村民们打成一片。之后,他就找机会向大家介绍政策,并分析柿村的发展优势。

  心想事成,掷地有声。由后勤保障部投资170余万元、政府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的500千瓦光伏发电站,不到半年就竣工了。2018年一年,电站让村里100户贫困户获得2次分红,每户收益4000元。这一笔收入,一下充实了贫困户的口袋,让村庄有了持续收益的原动力。

  “有了收益,我心情特别激动。我把这笔钱用来买化肥了,这样庄稼能有好收成。”贫困户郭庚戌激动地说。

  光伏产业又带动了农业观光游项目。不久,由政府补助、部队援助投资的167亩清水莲菜园扶贫工程成功落地。

  近年来,像柿村这样以引进产业的方式精准扶贫的例子还有很多。过去3年间,全军支持发展禽畜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项目8300多个,有效增加了贫困地区的收入,加快了脱贫步伐。

  白衣天使,

  雪域高原送健康

  雅拉香布雪山下,31岁的旦增玉珍拉着女儿的手,焦急地等待着一支白衣队伍——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藏区包虫病救治分队。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区同胞,因长期与牲畜接触,饱受包虫病之苦。对于患上这种传染病的母女俩来说,这群白衣天使就是救星。

  此时,跋涉几千公里来为这对母女登门问诊的,是第五医学中心肝胆外科二中心刘振文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

  刘振文一行从北京一路奔波到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萨嘎县城,听说旦增玉珍母女因家庭困难一直未能及时就诊,他们顾不上休息,又在雪山深处颠簸了7个多小时,终于赶到目的地。

  冬季的雪域高原,氧气含量不及内地的一半。头痛、恶心、胸闷,各种不适一起袭来,刘振文头晕目眩,然而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见到旦增玉珍母女后,医疗队马上对她们进行了详细的检查。随后,医疗队决定让母女俩跟着队伍去拉萨做手术。那一刻,旦增玉珍的眼里盈满了泪水,这个饱受病痛折磨的藏族母亲,几年来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在党中央做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响应号召,启动藏区包虫病救治项目,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以来,第五医学中心先后派出77名专家,赴藏区开展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疑似患者筛查和分级治疗等工作,共筛查群众7520人次。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2016年7月21日,第五医学中心成为全国首家援藏包虫病治疗技术帮扶医院。

  为实现从“输血援助”到“造血帮扶”,第五医学中心派出专家赴藏区长期驻点帮带,牵头举办了藏区包虫病筛查诊断与治疗技能培训班,为藏区的医务人员进行理论实践教学……一系列举措,悄然改变着藏区医疗的面貌,一大批人才和技术,在曾经落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不但要为藏区群众治疗疾患,还要帮带培养一批医疗骨干,为藏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高原的风,吹拂着洁白的云朵。2018年,第五医学中心作为军队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只是全军医疗扶贫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4月,全军87所医院累计派出302批1700人次驻点帮扶。今天,由白衣天使组成的队伍,坚定地行走在医疗扶贫的路上!

  蓝天春蕾,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8年9月1日,开学的日子,喀提其村的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因为这一天,他们搬进了新校园。

  新疆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喀提其村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原本,喀提其村只有一所小学,校舍低矮破旧、设施简陋,教室窗户玻璃破损,一到冬天就会透进混着沙子的寒风;孩子们连中午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散落在各个角落里蹲坐着吃饭。

  对于喀提其这样一个人均可耕地面积只有半亩的贫困村来说,如果不能将教育办好,那贫穷就会传递下去。已经以“蓝天春蕾计划”致力于教育扶贫20多年的空军部队,向这个祖国西陲的村子伸出援手。于是,一所现代化的小学在喀提其村拔地而起。

  在反复对接论证、听取学校意见基础上,西部战区空军帮扶建成了一所占地82亩、拥有8个多功能教室、可容纳35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的现代化学校。这所小学配套建成了拥有100台电脑的电教室、900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和容纳上千人的多功能食堂。

  如今,该校成了当地办学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小学。同时,它也是空军进行教育扶贫的“蓝天春蕾计划”的一部分。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全军在扶贫工作中,始终抓住教育扶贫这一根本大计。156所“八一爱民学校”在革命老区蔓延开来,“蓝天春蕾计划”“武警春蕾计划”已经助力上万个家庭的孩子上好学、读好书。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1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