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科技教育

上海科技特等奖再爆“双黄蛋” “硬核”项目集中涌现 发布时间:2019-05-16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5月15日电(葛俊俊) 5月15日上午,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为表彰对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共授奖300项(人),授予28项成果上海市自然科学奖,30项成果上海市技术发明奖,231项成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其中,张显程、白志山、熊红凯、张远波、蒲华燕、达声蔚、陈运文、游书力、姜正文、李宗海等10人被授予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张树庭被授予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特等奖再次爆出“双黄蛋”,出现了“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研制”和“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两项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也是继2016年同时出现1项技术发明特等奖和1项科技进步特等奖后又一次同时涌现出2项特等奖项目。

上海科技创新领域,“硬核”项目频频涌现,在助推上海奔向全球科创中心的方向跑出了新“速度”。据记者从上海市科技奖励中心获悉,与往年相比,2018年度多个奖项的奖金大幅提高,总奖金较以往增加一倍多。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爆发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等完成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研制”(天马望远镜)项目,完成了同类望远镜中系统综合性能位列世界前三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的研制,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并为我国的探月工程、深空探测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龚剑等完成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项目完成了我国唯一突破600米、世界高度第二的高楼建设。建设过程各种采用了多项新型建筑技术,克服了软土地基、高层建筑风振、大体积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超高混凝土泵送、钢结构精益建造等难题,实现了数字化和绿色的建筑体系,突破层叠式理念实现了垂直城市新模式。陆家嘴建筑设计施工发展也是上海、中国科技进步的一个缩影。

突破国外垄断及“卡脖子”难题

围绕科创中心建设这一主题,诸多获奖成果在突破国外垄断和“卡脖子”难题、满足国家高精尖和战略性科技需求方面获得了突出成绩。

如“高能皮秒拍瓦激光系统”,针对我国激光聚变精密物理实验战略需求,抢占国际研究制高点,自主研制了世界公认的最为复杂的高能皮秒拍瓦激光系统;“大型高效低噪音变压器用取向硅钢开发及应用”为国家“西电东输”战略所采用的特高压输电和高效能配电提供了变压器核心材料;“融合北斗的集装箱物流跟踪与监控技术及国际标准制修订”将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同现代物流业相结合,实现了我国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制定国际标准上零的突破,打破了GPS在此领域的垄断……

打造“走出去”的排头兵

在科技奖励项目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依靠科技创新打开海外市场的“走出去”典型代表。

由华东师范大学包起帆等完成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融合北斗的集装箱物流跟踪与监控技术及国际标准制修订》,将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同现代物流业相结合,实现了我国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制定国际标准上零的突破,打破了GPS在此领域的垄断。

项目获32项专利和软著权。ISO 18186已被英国、荷兰、丹麦、捷克采纳为国家标准,日本和俄罗斯也计划采纳为国家标准,美国、德国确认已在本国得到实际应用。

由上海交通大学刘东等完成的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主动配电网协同控制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了风电和光电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冲击难题,将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可靠运行的平均渗透率从30%提高到86.6%。

该项目发明成果实转化后近3年实现产值10.15亿,在上海、江苏、广东、贵州等22个省市以及保加利亚、马尔代夫等“一带一路”国家实现应用,有效提升配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并支撑其经济可靠运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制造行业在获奖项目中“领跑”

根据获奖项目数据分析,在高等级奖项(特等奖和一等奖)中,生物与医药技术类的占比则高达26.3%,远超其他领域,体现出上海生药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

按照所属行业划分,有86个获奖项目属制造行业,占全部获奖项目的比例为29.9%,继续处于领跑位置。卫生保障为13.2%,超过了科学研究的10.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则超过了交通行业。

在2018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所有第一完成人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学家占到了总数的49.5%。获奖项目的所有完成人中,对应比例则达到了76.0%。

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速铁路设施故障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第一完成人姜育刚在获奖时年仅37岁,出生于1981年,是2018年度高等级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最年轻的。另外,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在三大奖的所有完成人中,女性占比20.1%。获得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的蒲华燕在获奖时更是年仅36岁。

另外,上海作为区域创新高地的辐射作用也日益增强。其中,江、浙、皖三地单位占比连续多年超过了所有单位的1/3,长三角一体化的趋势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