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中华风采

让面团在指尖生花——中国花馍艺术节举办 发布时间:2019-05-14 来源:光明网 中国文化传媒网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赵若姝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国民众的餐桌上,花馍作为一项可食、可看、可玩、可用的技艺,是民众家乡情结和民间生活艺术化的典型代表。

  5月10日至5月12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省文联、渭南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渭南市文联、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美民间’中国花馍艺术节”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举办,来自全国11个省区市的620件花馍作品亮相渭南桃花源民俗文化园,充分展现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花馍也称“面花”“面塑”“窝窝花”“糕花”,是流行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北方小麦主产区的传统食用塑作艺术。每逢传统佳节和节庆典礼,家家户户都依照当地习俗和惯例制作花馍。2008年,花馍被列入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此次艺术节汇聚了273名民间艺术家的花馍作品,涉及节庆、寿诞、丧葬、乔迁等诸多题材。步入展览现场,形式多样、姿态各异的花馍映入眼帘。展开尾羽的孔雀、栩栩如生的神仙人物、让人垂涎欲滴的“烤鸭”……若不是走上前细细观察一番,甚至轻轻触碰一下,观众很难想到这些作品的原材料。

  “这个是面做的?”“那个也是面做的?”在河南花馍展位前,观众瞪大眼睛,不时对着面花艺术家刘亚茹的作品按下手中相机快门。刘亚茹出身面花世家,从事面花制作数十年。刘亚茹告诉记者,面花看似材料寻常,但制作者可通过擀、切、揉、捏、搓、挟、挤、压、画、点、染等多种手法,以及炸、蒸、烙、烤等烹饪技术,为手中的面团赋予生命。此次她带来作品《花开富贵》耗时一星期,火红的牡丹花团锦簇、花瓣自然翻卷,黄色花蕊、绿色花瓣相映成趣,寓意祖国像花开一样繁茂昌盛富贵。

  面花是指尖的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曹州面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俗研究院泥面塑委员会副主席陈明远手中,这一技艺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陈明远以96版西游记“大圣闹天宫”的情节为题材,生动还原孙悟空打翻炼丹炉,拿着金箍棒对战众天神的激烈场面。其中,孙悟空威风凛凛,细节处每根毫毛都不尽相同,众神脚踏祥云、天衣飞扬,整套作品造型精巧、惟妙惟肖,引得观众驻足。

  陈明远作品《大圣闹天宫》 赵若姝/摄

  此次参展作品遍布陕西、青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新疆、天津等地。记者观察到,不同地区作品在选料、工艺、样式以及背后蕴含的民俗礼仪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差异,面花不仅是手中的精湛技艺,更是舌尖的家乡情结。在新疆展位前,“西瓜”“葡萄”“石榴”琳琅满目,维族面人“穿”着民族服装,充满异域风情;陕西省大荔县八鱼乡阿寿村的面花仿照药王庙而制,整体雕梁画栋,墙壁以白梅贴面,似象牙玉石雕琢,如万朵梨花绽放;河南三门峡的灯盏馍馍顶上有灯,寓意正月十五点灯祈福……参展花馍的共同之处则在于为花馍赋予时代意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艺术节期间,来自全国的五十余位文化学者在艺术节期间围绕花馍的产生和发展、花馍背后的中国礼俗文化传统等内容展开了学术研讨。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花馍展示了民间艺术的民族性、群众性和多样性,充分发挥着民间艺术在“美教化、厚人伦、移风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馍’本是面食,冠以‘花’之名便有所不同。”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功振介绍,花馍的产生源于“礼”。民众制作的花馍在各地礼俗活动中广泛应用,其背后有独特的故事和丰富的寓意,反应的是中国礼俗文化传统。

  “花馍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粮食艺术,与其他精英艺术有所不同。它的生产道具、制作地点和使用场景都离不开日常生活,是‘土’的艺术。同时,花馍也美化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的美学呈现,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说。

  花馍的展示只是一方面,对于花馍的保护和传承,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国家卫健委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燕建议,将各地花馍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寓意集结出版,为花馍的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陶立璠表示,花馍和传统生活、民间礼俗、仪式文化紧密相关。有了生活的积淀,花馍才能代代传承。因此,要保护好花馍制作技艺及其所处的生态文化环境,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