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四月的辽宁,万物复苏春意盎然,记者来到丹东大梨树村蹲点采访。村子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凤凰山脚下,只见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果树迎客,如同美丽婉约的江南水乡。
昔日的山村,被荒山夹在沟里,将人们的思想禁锢;如今的山村,沐浴新时代的春风,人们勇敢探索敢为人先。万亩果园里梨、杏、桃、李,漫山遍野开枝散叶迎风绽放,到处充盈着奋斗的味道。
30多年前,大梨树村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村干部工资靠社员,村里穷得“叮当响”。1980年,老书记毛丰美当上了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带领村民发扬“干”字精神,修梯田、造果园、开宾馆、建市场、办企业、搞旅游……经过30多年苦干、实干、巧干,大梨树村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民营经济为辅,农、工、商、旅同步发展”共同致富的道路,使全村百姓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2018年,大梨树村社会总产值实现15.5亿元,村集体总资产超过5亿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实现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2万元。
穷山村惊天巨变,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走进大梨树村,记者发现答案在群众的心中。
老书记毛丰美说过,“没有树,我们可以栽树;没有水,我们可以憋水;没有景,我们可以造景。我们虽然改不了天,但我们可以换地。”大梨树村村民王淑兰是第一批选送到城里,参与旅馆经营的服务员。回忆当年,她依然心潮澎湃。老书记毛丰美曾经的豪言壮语“要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已成现实,但大梨树村民的奋斗精神却不曾停歇,采访结束王淑兰就麻利地锁好门,直奔自己经营的小酒坊。
美好生活哪里来?大梨树“干”字精神最先破除的就是旧观念、旧思想。大梨树人敢干,但不蛮干;大梨树人苦干,但不愚干;大梨树人巧干,但不乱干。在荒山坡上建设果园,重型机械上不去,那就一锹一镐干,长年累月干。正是这种拼命的干法,为大梨树村治理荒山、经营现代果木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漫山遍野的果园,为大梨树观光农业乃至旅游业的兴起留下了契机。
据统计,大梨树村改造荒山的时候,仅大型会战就有百余次,动用人工近10万人次。多年来,大梨树村共投资2000万元,治理了20多座荒山,把车家沟、蔡家沟、大西沟等5个村民组的荒山全都连成了片,修环山作业道10余条,总长87公里,修高标准的水平梯田10600亩,打井50眼,栽种桃、苹果、梨、李子、板栗等果树近百万株。
72岁的村民李树清曾参加荒山改造,站在曾经劳动过的山坡梯田上接受采访时,他脸上洋溢着幸福。顺着他指的方向,记者仿佛看到了当年火热的场景。“天不亮,鸡一叫就上山,大家都怕被落下,下雨也舍不得停下,总想多干点。”李树清的话语直白朴实却令人感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大梨树村没有完全单一的工作,各项工作都紧密联系,成为有机的一体。村党委扎根群众,党员、村民拧成一股绳,将奋斗精神贯穿其中。
大梨树村的人说话语速快、走路步伐大,匆忙之间是对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春风吹拂,远处山坡广场上9.9米高的“干”字碑十分耀眼,巨大的红色“干”字屹立在曾经的荒山上。站在丰碑下,记者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实干的奋斗精神带给人们的力量。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2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