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历史传承

四川:传承传统文化 有底气有路径 发布时间:2019-05-10 来源:国际在线 四川日报

  原标题:传承传统文化 有底气有路径

  我省首次提出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地

  在四川省最新印发的《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中,首次提出“着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正在全国展开,在这一背景下。四川打造示范地的底气何来?

  记者采访调查了解到,在“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工作方针下,四川依托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等17项重点工程的陆续推进,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上探索出卓有成效的四川路径。

  17项重点工程让文化传承落到实处

  5月6日,《四川历史名人青少年绘本》正式出版,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结出又一成果;5月底,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王启涛将亮相四川省图书馆开讲李冰。在此之前,四川省“名人大讲堂”系列活动已吸引上千万人次的网友和观众,让历史名人走出历史,活在当代。与此同时,正在意大利罗马展出的“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广受当地市民和游客赞誉,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正阔步走出去……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四川省以构建传承发展体系为支撑,以实施重点工程为牵引,为传承守护中华文脉探索有效路径。

  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协调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9月,四川省就出台了《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提出传承发展的主要目标,并梳理出17个主要项目,包括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三国蜀汉文化研究传承、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等。

  17项工程中,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堪称亮点。2017年7月,大禹、李冰、李白、杜甫等10位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出炉。四川省细化落实建立一批学术研究中心、创建一批文化传习基地、打造一批主题旅游线路等“六个一批”,不仅解决了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的问题,还解决了传统文化如何走进当代生活、文化助力经济发展等问题。

  两年来,17项工程的有序推进卓有成效:依托高校、社科院等强化研究阐发力量,包括《曾枣庄三苏研究丛书(10种)》等近30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项目已结出成果;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现以其重要的价值,一举夺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个措施为打造“示范地”提供助力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纲要》提出的“八大工程”之一,将通过采取深入研究阐发、加强保护传承、深化教育普及和推动转化发展4个措施,为打造“示范地”提供助力。

  《纲要》起草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解决哪些传统文化值得传承发展的问题。下一步,四川将组织科研力量,深刻阐明古蜀文明、巴蜀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深度挖掘四川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就此,将建设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等多个优秀传统文化专门研究机构。

  该负责人说,四川省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将加强三星堆、金沙等古蜀文明遗址和罗家坝、城坝等巴文化遗址及老官山汉墓、江口古战场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发掘研究与保护利用,推进遗址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保护场馆建设;推动古蜀文明遗址、藏羌碉楼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记者了解到,三星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即将启动,博物馆展陈提升目前将展开,明年将与公众见面;城坝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正在进行,并将完成江口古战场遗址博物馆等场馆建设。

  在深化教育普及方面,四川省将通过支持高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开展中小学博物馆教育等活动,增加传承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示范基地创建行动和青少年“能文能武”培养行动计划为具体举措,普及优秀传统文化。

  在推动转化发展方面,除了17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工程,传统文化文创品牌创建计划也颇为亮眼。计划将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文创品牌认证和发布机制,完善传统工艺技艺认定保护机制,推动蜀锦蜀绣等非遗传承发展,打造一批文创品牌。据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协调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推选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工作即将展开。(四川日报 记者 吴晓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