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青海互助4月22日电 题:土族“毡匠”:希望不是最后一代擀毡人
作者 李隽
清晨,49岁的索得山已在院子里摊开了不久前收来的羊毛,蹲在羊毛堆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索得山的家乡青海省互助县是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他是该县丹麻镇索卜沟村的农民,也是擀毡的“毡匠”。
土族人自称“土乡土民”。是一个人口近三十万、偏居于青甘两省农业区的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传统文字。
擀毡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史料记载,擀毡技艺是由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宋末及元朝时期,蒙、回、汉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区杂居,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包,用毡作褥,一些民众就向蒙古族人学习了擀毡技艺。从此,“毡匠”这一职业应运而生。
“过去,擀毡大家看得起,随着时代发展,很多人不用土炕了,毡也就用得少了。老一辈擀毡人都没有了,这些老手艺会的人已没几个。”索得山难以掩饰心中的失落。
索得山现在是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擀毡技艺的传承人之一。十里八村的土族人婚假时会来订制买毡,其它时间也会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擀毡技艺。
“我没读过书,到19岁还在放羊,看见‘毡匠’到人家里有吃有喝还有钱挣,眼热的受不了,就找了个老‘毡匠’学了5年,23岁的时候才做成了第一张毡。”索得山回忆,那时候他和师傅带着行李和弹毛大弓,行走于附近的山乡间,靠着娴熟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好的口碑。现在,因为擀毡不易操作、利润低,大多数擀毡艺人都转行了。
“擀毡是件辛苦事。要经过选毛、弹毛、铺毛、喷水、卷毡、捆毡链、擀链子、解链子压边、洗毡、整形、擀毡、晒毡,每个工序只用简单的工具,用手工操作完成。”索得山说。
此时,索得山已抱着选好的羊毛起身进到院子一角。“嗡嗡嗡……”伴随着弓弦声,尘土和毛絮飞扬,索得山拉动牛皮弓弦,把羊毛一遍遍弹打直到柔软。
“多弹几遍羊毛里的脏东西也就差不多干净了,弹干净晒干后,就可以过秤铺毡。”索得山介绍,“擀毡当中揉弄毡边最为讲究,因为薄厚不一的毡边不能用剪刀剪,只能用手揉齐,最后用钩子按尺寸拉平四角,接下来铺开再用水冲,洗毡也要两三个小时。”
他说,擀毡时要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进行,必须环环相接,不能中途停止,一旦有停顿,擀出来的毡质量就保证不了。一条用12斤羊毛擀成的毡经过十几道程序就要整整一天,再加上后期的修饰整理,一条完美洁白的毡要耗时两天。
“一条好毡的价格不到200元(人民币),但可以用一辈子,现在也就是我们土民家里结婚时用,家里生活买毡的越来越少,挣不上钱。”索得山说。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做了,更喜欢在外打工。最怕就是好手艺到后面失传了,所以这两年才找到两个徒弟,尽心尽力教吧,只希望我不是最后一代擀毡人。”话语中索得山难掩遗憾和无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