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一带一路”、职业教育、社会福利、城市建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万劲波:“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为科技创新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指出,中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在开放互利合作中发展自身,同时帮助相关国家提高工业化水平,实现经济现代化。5年多来,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6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与40多个重点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文件,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了经贸合作协定。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0余个。与100多个国家建立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同时,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58个沿线国家千余家企业参展,占参展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应当看到,我国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风险挑战加剧。但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为各国提供了多元发展机遇,国际技术资金转移为各国提供了国际投资机遇,服务外包转移为各国提供了市场拓展机遇。据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政府在过去一年为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78位大幅提升至第46位,体现出我国深入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规模,将为各国投资、贸易、金融和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新机遇。
摘编自《光明日报》
【祝士明: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祝士明认为,近期,由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一句就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党和国家首次公开肯定的关于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对于扭转歧视职业教育的不良风气,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首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不断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其次,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三类。最后,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它以培养能够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从事物质生产和社会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是各种物质产品和社会服务的直接生产者和提供者,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与经济社会和生产实践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摘编自《天津日报》
【傅志华、陈龙:社会事业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傅志华、陈龙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的必然要求。但提升福利水平应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搞脱离发展实际的高福利。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社会福利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毋庸讳言,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福利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要实现社会福利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就必须使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相适应,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如果脱离发展实际和财政能力一味提升福利水平,不仅难以持续,还会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最终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对群众预期的管理,通过务实宣传和正确引导,使人民群众对我国福利水平改善和提高有较为合理的期望,认识到福利水平提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能不顾国情国力盲目追求过高福利。
摘编自《人民日报》
【王文:“一带一路”是为共同发展而构建的合作平台和市场网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于国际合作“先发展,后分享”的模式创新:先促发展,再定标准;共商共建,成果共享。新兴国家应拥有更平等的人的发展权、生存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秉持规则应更好服务发展的逻辑,发展先行,基于自身的经验和道路实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一带一路”是一种发展观,是为共同发展而构建的合作平台和市场网络。 “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地理上包括但不限于古丝绸之路地区。它向所有国家以及国际和区域组织开放,方便惠及更广泛的领域。与霸权秩序论、均势秩序论、世界体系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等西方主流的带有着很强冲突倾向的世界秩序理论相比,“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共商”便于营建合作伙伴关系,而“共建”可以激发治理积极性。回顾过去数年的大事记不难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一系列合作倡议的整合,充分展现了与沿线国家共商共议、共同设计的思路。“一带”和“一路”倡议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体现了中国与东道国的共商原则。而《愿景与行动》中“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则进一步阐释了共建共享的美好愿景。
摘编自《北京日报》
【常纪文:“无废城市”建设需要持久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指出,“无废城市”建设涉及各方面,如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工业园区的优化和改造、资源利用和环保技术的创新、环境保护产业的培育、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补短板,还涉及城乡垃圾分类、集中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以及居民和社区垃圾分类意识的提升。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中西部地区及城市病相当突出的特大型城市,绝不是一朝一夕甚至一年两年就能够完成的。因此,必须立足现实,设计长远的工作方案,稳扎稳打,确保实效。不过,为了树立标杆,还是可以在规模适当的城市中,选择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危废管理成效显著、垃圾分类参与度高的地方开展试点,尽快搭建“无废城市”的工作框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李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