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中国农大师生扎根田野书写奉献之歌 发布时间:2019-04-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石家庄4月22日电  题:“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中国农大师生扎根田野书写奉献之歌

  新华社记者许苏培、范世辉

  位于黄淮平原的河北省曲周县,有2000多年的土地盐碱史,是有名的“老碱窝”。46年前,多位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师来到曲周,立誓“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

  如今,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成为高产高效示范田。

  “三漏房”安营扎寨

  4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人们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辛德惠院士的墓前凭吊。46年前,作为曲周改土治碱事业的先行者,辛教授来到这里,和群众一起挖渠打井,改土治碱。1999年殉职后,应曲周人民的强烈要求,家人将他的一部分骨灰葬在了曲周。

  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代农大人响应国家号召,在曲周建立了治碱实验站。他们在曲周最苦最穷、盐碱最重的张庄安营扎寨,住着漏风、漏雨、漏土的“三漏房”,吃着粗高粱拌粗盐粒和干辣椒的饭,立下“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的誓言。

  “老师们的土壤、地质和水文等专业知识与农民的经验一结合,立刻就碰撞出了火花,当年就找到了改土治碱的方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说。

  15个春秋过去,曲周28万亩盐碱地得到全面综合治理,全县粮食单产由1972年的每亩73公斤增加到1988年的每亩237公斤。

  根据曲周经验,国家将黄淮海平原等五大区域的农业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列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993年,由中国农大牵头的“黄淮海平原中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与“两弹一星”一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成功治理,在扭转我国南粮北调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张宏彦说。

  论文写在广袤田野

  如何把技术实实在在交到农民手中?

  2009年起,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乡村建起了科技小院。凡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入学后半年学习时间、临近毕业准备论文在北京农大校园外,中间2年几乎都在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开展研究的同时搞技术推广,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服务农户。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晓林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上学生从“科技小院”发来的工作日志。“学生的日志‘有图有真相’,我能时刻关注他们为农服务的收获,所思所想等等。”李晓林说。

  渐渐地,师生们习惯并喜欢上了在基层亦学亦研亦工的生活。近10年来,科技小院先后研究或者引进冬小麦、夏玉米、西瓜、苹果、葡萄、棉花等作物高产高效技术37项。仅小麦深耕一项技术,就使当地小麦产量平均增产6%。

  科技小院将解决小农户发展的探索和高产高效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其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46年来,从这片盐碱地先后走出了3位院士,近5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这里接受培养。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论文写在广袤田野上。

  为“解民生”奉献不已

  在曲周首个科技小院里,记者提出给几个女研究生拍照,她们选择了以校训墙为背景,上面写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老一辈科学家在改土治碱中形成的担当奉献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与土地、农民零距离接触中,他们的三农情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很大提高。

  记者了解,46年来,经过校地深度合作,曲周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引进了秸秆还田等先进技术17项、“农大108”等新品种20多个、推广高新技术成果40多项。全县科技对农业和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2%和56%,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8%,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的新时代,实验站踏上了为农服务的新征程,他们立志为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打造“曲周样板”。

  “我们要像40多年前在这里改土治碱一样,在农业绿色发展上有所作为,进行第二次‘黄淮海战役’。”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说。

  一届又一届农大人一心为农,创造了一所大学和一个地方长期合作的典范。

  “学生们走的时候,和村民们难舍难分,有的搂着哭成一团。俺们农民特别需要这种扎根农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研人员。”王庄村老支书王怀义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