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4月20日电 (周雯)“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4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建设的“中国地方志数据库”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目前,该数据库收录量达31483册,计82735卷,覆盖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上溯至唐朝,规模达到全球第一。
地方志被誉为“一地之百科全书”“一方之全史”,具有存史、教化、资政等功能。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今,中国已出版7000多部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2万多部行业志、部门志等,为各地建设发展提供了有据可查的参考资料。
“该库在历经四年的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建设而成,方志来源包括老师们到农村到地方调研收集,向社会购买,地方志单位赠送和网上搜集等。”该院院长邓大才介绍,该库的正式开放是推动数据库建设从“大数据积累”到“大数据利用”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将搜集到的珍贵地方志资料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方式,在发挥地方志资料“存史、育人、资政”的作用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记者登录“中国地方志数据库”(网址:http://lcd.ccnu.edu.cn)看到,该库提供了在线搜索、在线浏览等相关功能。访问者可通过标签化处理,直接在搜索框输入相关信息,一键获取相关地方志资料,实现对资料的精确查询;也可通过设定具体省份、年份、年代等不同筛选条件的限制,找到所需系列地方志资料,并且得出相应的数量统计。
据介绍,“中国地方志数据库”是该院建设的“基层与地方治理”数据库下属的一个子数据库,当前地方志数据库包含地方志、部门志、专业志三类,其中部门志2058卷,专业志8808卷,地方志71327卷。同时,方志记录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目前该库电子化方志最早可追溯到唐朝的《元和郡县图志》,距今已有1200多年。该库涉及到包括澳门、台湾在内的33个省级行政区,涵盖全国373个地级市,2374个县,并收录了澳台方志1386卷。本库是基层与地方治理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
邓大才认为,建设地方志数据库并实现社会共享,无疑是让方志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使得更多人受益于方志中的经验智慧,推动地方志工作由单纯编纂方志书本,发展为志(地方志书)、鉴(年鉴)、馆(方志馆)、库(信息库)、网(网络)等多业并举,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服务当代、惠及后代的重要事业。
“方志的完善和丰富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继续欢迎各界向我院捐赠地方志、家谱族谱等文史资料,数据库也开放有相关捐赠功能。”邓大才介绍,目前,数据库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有需要下载的市民可在网上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