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艺桥飞架 万里为邻 发布时间:2019-04-01 来源:光明日报

  【大美70年·艺术交流佳话】    

  作者:于园媛   

  阳春三月,草木蔓发,万象更新。两会圆满闭幕,习近平主席飞赴欧洲,开启今年首访,引领中国同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关系迈上新的征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亚欧大陆开辟新的空间,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动力。意大利和法国是欧洲文明的杰出代表;摩纳哥是地中海沿岸的璀璨明珠。中国和三国文化交相辉映,传统友谊历久弥新。

  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中外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美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发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积极作用,在精彩展示大美中国、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同时,也架起了一座促进中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艺术桥梁。本期我们简要梳理近年来中国与意大利、摩纳哥、法国的美术交流展览,欣赏艺术成果在交流互鉴中迸发的活力和火花,用艺术的脚步丈量中国与欧洲三国的友谊之路。

  中意文明互赏互鉴

  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关于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开创了中意两国文化遗产合作的新里程,更为国际合作开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树立了新的范例。古朴浑厚的马家窑文化红陶罐,线条流畅的汉代茧形壶,形制完整的唐代武士立俑,独特雅致的宋代黑釉瓷,刻画精细的清末至民国紫砂壶……长期在海外漂泊的796件套中国文物即将踏上“回家”路。

  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两国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还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和罗马帝国相互把对方视作日出与日落之地。两千多年来,尤其13至16世纪,东方与西方的频繁交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景观,但它们不再是自然界的日出日落,而是人类文明最瑰丽的花朵。”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军这样描绘中意文化交流。由他主策展的“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大展于2018年1月27日至4月30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展览精心地对青铜、玻璃、丝绸、陶瓷等多件文物进行中西比照陈列,使观众清晰地感受到两国彼此文化交融的痕迹。

  中国和意大利的艺术交流,是近年来博物馆和美术馆展览的一个重要主题。

  今年,中国美术馆计划引进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研究院院士的作品举办展览。2018年6月9日至8月1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览,观众从中可以看到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比如,展品中有一幅出土于罗马帝国时期庞贝古城的壁画《花神芙罗拉》,画面上花神衣袂飘飘,尽显曼妙妩媚的身姿,而她身上薄如蝉翼的纱衣就是来自中国的丝绸;一只北魏时期的网纹玻璃杯,看起来其貌不扬,却是东罗马帝国时期黑海北岸地区的产品。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艺术、音乐和文学的黄金时代,莱昂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数百年过去,这三位杰出的艺术家在世界艺术史上依然熠熠生辉。仅2018年,就有首都博物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文化和生活”展览、浙江展览馆“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贝利尼家族收藏特展”、南京博物院“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特展”、天津美术馆“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特展”等多项展览举办。

  意大利美术走进中国民众,中国的艺术也在大步走向艺术和时尚之都意大利。近年来,中国在意大利举办的美术展览层出不穷,如2015年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国际巡展”、2017年的“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2018年的“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以及一些中国美术家的个人作品展等。这些展览展现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鲜活面貌,加强了同意大利美术界的联系与沟通,推动了“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合作,并不断拓宽着中意美术交流的渠道。

  习近平主席在意大利《晚邮报》发表题为《东西交往传佳话 中意友谊续新篇》的署名文章说,“意大利制造”是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意大利时装、家具广受中国消费者青睐,比萨饼、提拉米苏为青少年所喜爱。当今的意大利是全球设计艺术的重要中心,米兰设计周、米兰时装周吸引着中国家居、建筑、服装、配饰设计师前往交流学习国际化的设计理念。

  创办于189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近年来很多中国艺术家前往威尼斯参展,双年展的中国馆也成为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舞台。今年5月,中国艺术家将参加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据悉,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题为“Re-睿”,希望从东方的思维方式出发,在传统载体中生发出当代意识。中国国家馆搭建方案在展厅的空间设计上借鉴了中国园林的精髓,曲径通幽,移步易景,意在使观众在威尼斯军械库的空间中如逛中国园林,欣赏一幅立体的中国画长卷。

  中摩交流抒写华彩

  明媚的阳光,蔚蓝的海水,国土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摩纳哥宛如一颗镶嵌在地中海岸的明珠。当地时间3月24日,这个被称作“世界第二小的国家”迎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到访。为迎接中国贵宾,摩纳哥专门在街心花园立起了一个大熊猫雕塑。

  中摩建交24年来,双方始终友好相待,与时俱进开展交流合作。一个个精彩故事,让两国友谊之树日渐枝繁叶茂。

  2017年,“继文绳武——清代帝王的家国天下”故宫文物展在摩纳哥举办,访问量达5万人次,比摩纳哥全国人口都要多。2018年,“贵胄绵绵:摩纳哥格里马尔迪王朝展”在北京举行,摩纳哥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亲自为展览揭幕,超过50万游客参观。两国互办历史文化展览大获成功,足见两国人民对了解彼此文化的真诚渴望。

  “贵胄绵绵:摩纳哥格里马尔迪王朝展”中,来自摩纳哥的271件精美展品亮相故宫午门正殿及东雁翅楼展厅,带领观众走近摩纳哥这个富庶、美丽的国家。展览浓缩了摩纳哥公国13世纪至21世纪700余年的绵延历史,展现了公国在历史政绩、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展品中有许多是摩纳哥王室成员精心收集的艺术珍品,如提香、大卫·丹尼尔斯等名家的绘画作品。格蕾丝·凯莉王妃是摩纳哥王室的杰出代表人物,她作为20世纪著名电影演员被中国观众所熟知,此次展览向观众展示了她的艺术修养与时尚品位,也为古老的紫禁城带来了一缕时尚风潮。

  “每次展览我们都会开设一个专门区域售卖相关纪念品,当时故宫办展时纪念品商店每天人头攒动,欧洲游客纷纷前来购买故宫文创产品。”格里马尔迪会议中心公关总监埃尔韦·佐尔尼奥蒂笑言,这两次展览办得非常成功,想超越都难了。

  摩纳哥王宫中,中式家具、石狮和亭子,诉说着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历史。摩纳哥邮票也展现了摩中友好交流的华彩篇章。摩纳哥发行的中国题材邮票很多,1996年发行的一种中国题材小全张,全套邮票共两枚,展现中国杂技团在摩纳哥演出的情景和中国古代建筑;2017年发行一枚小型张,纪念中国宫廷主题展在摩纳哥举办,邮票上展现了故宫的红色大门和石狮子,旨在彰显中国的艺术珍宝对摩纳哥的民众敞开了交流的大门。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更多中国题材内容未来将有望登上摩纳哥的“方寸”,小小邮票正在成为中摩友谊的历史见证。

  中法艺术交相辉映

  “文化和艺术是拉近人民之间距离最好的工具。中国和法国在美术、音乐、建筑等方面已经有了长期和频繁的交流。”在谈及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期间对中法人文交流的关注时,曾参与推动多次中法美术展览的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迪迪埃·贝尔南说。

  法国是西方艺术重镇,无论是古典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派,都在美术史上影响深远。从艺术层面而言,法国可谓对中国现代艺术格局影响最大的国家。早在100年前,留学到法国的一代艺术家就为中法文化交流搭起了宽阔的桥梁,作为文化的种子在中国和法国植根绽放。

  3月23日,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系列活动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展现了中法两国一段跨越时空的友谊佳话。同日,中国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青铜雕塑《百年丰碑》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揭幕,以浮雕形式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赴法求学的风采。翌日,“感知中国·意在巴黎——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暨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法两国的观众又一次看到早期留法艺术家的探索脚步。徐悲鸿、吴作人、吕斯百、林风眠、庞薰琴、刘海粟、常书鸿……20世纪上半叶,数以百计的中国艺术家前往一个国家,取用丰富,回国后艺术发展形貌多样,形成百舸争流的格局。

  此前,1月12日至3月3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大展和2017年9月13日至9月26日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从东方到巴黎——中国留法艺术家百年开拓与交流展”,都展示了百年来现代中国美术创业开拓的壮丽篇章,也令人清晰地感受到中法艺术交流由涓流到江河的历史进程。

  近年来,中法两国的艺术交流亮点纷呈,日益紧密。

  2016年5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作品邀请展”,同年7月,中国美术馆带着“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远赴巴黎,在塞纳河畔的法兰西艺术院举办展览。“地中海文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也分别于2013年、2017年、2018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米勒、马奈、德加、塞尚、莫奈、罗丹……法国艺术名家名作被各家美术馆、博物馆、艺术机构请为座上宾,深受观众喜爱。从“先驱之路”的筚路蓝缕到百花齐放的绚烂旖旎,中法两国之间用艺术搭起民意相通的桥梁,把文化的纽带结得更加紧密。

  今年1月11日,“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邀请15位法国顶级手工艺大师与11位中国国家级手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和知名艺术家共同参与,展出作品180余件(套),材料涉及陶瓷、玻璃、金属锻造、麦秆编织、榫卯等,展示了中法两国手工艺的美好精妙。

  巴黎市立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埃里克·勒菲弗说,法中之间已形成了定期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法国,会让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对中国文化艺术感兴趣。希望未来法中艺术及文博机构加强联系,保持更加活跃和密切的交流。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深厚的传统友谊,静静流淌于中国与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友好交往的长河中,传为一段段佳话。美术作品用无声的语言,将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们连接到一起,为各国人民的交流架起了美美与共、心意相通的桥梁,美妙隽永,悠远绵长。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31日 11版)